发布会|冬季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这场新闻发布会讲清楚了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崔曜 张锦辉

2024-12-30 17:43

12月30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冬季安全烤火取暖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新闻发布会。

▲12月30日,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冬季安全烤火取暖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每年冬春取暖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为了让人民群众安全地过年,温暖地过年,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董林介绍了我市对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作出的工作部署。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邢雅翕,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黄自力,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银政,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力华回答记者提问。

抓好四个重点,出台“八条措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董林在发布会上提到,冬春取暖时节是历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发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关心关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多次对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做出工作部署。

▲董林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入冬以来,我们进行了形势研判、制作了宣传产品、出台了‘八条措施’、发布了风险提示、开展了应急演练,力争最大限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确保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董林介绍说,通过对近年来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件复盘分析,市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发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主要呈现四个“重点”。

一是重点区域,渝东南、渝东北等高海拔地区以及建筑工地工人住宿区等;二是重点场合,婚丧嫁娶、生日聚会等人员密集场合,围炉煮茶、露营取暖等新兴业态;三是重点时段,元旦、春节期间等;四是重点人群,一老一小、鳏寡孤独、务工返乡等群体。

“为此,全市上下共同做好‘八条措施’,有效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件。”董林称,首先做好监管和服务,加强源头管控、联防联控、宣传引导、应急救助、帮扶慰问,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对电取暖器、燃气器具生产、销售环节加强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依法处置,确保生产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CCC产品,让老百姓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二是推广联防联控。在各村居推广“十户联防”“包保到户”等措施,进行结对帮扶。各网格员、志愿者、乡镇(街道)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务必采取敲门行动,通过事故警示等方式,对群众家里的炉具取暖设备、用电设备、电线电路、房间通风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风险提示、防范措施到户入心。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用好村村通大喇叭、坡坎墙、广告牌、LED屏等载体,张贴宣传海报标语、广播反复提示、发送提醒短信、推送科普视频,持续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

四是完善应急救助。各医疗机构修订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精简医疗救援与应急反应流程,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备齐、备足中毒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医务人员、设备、物资能及时到位。

五是做实帮扶慰问。对一老一小、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结合各类帮扶行动及重点节日走访慰问,为困难群众发放电热毯、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设备,促进温暖过冬、安全过冬。

六是提醒广大群众需要做好通风换气、改进取暖方式、强化监测报警,防范化解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广大群众在室内烤火取暖时,要时刻注意开门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切勿闭锁门窗。

七是改进取暖方式。广大群众尽量淘汰火盆、炭炉等落后烤火取暖设备,多使用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取暖设备。特别注意多功能灶,因其集烤火取暖、烧水做饭等功能于一体,需加装排烟管道将有毒有害气体引出屋外,避免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在屋内聚集。

八是强化监测报警。有条件的群众可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仪,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阈值时,能发出声光电报警,提醒开门开窗通风。

强化一氧化碳中毒医疗救治准备

“居家碳火、燃气等方式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属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为有效应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健康部门前期已采取了一些措施。”邢雅翕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卫生健康部门正加强120值班值守,充实市、区县120调度指挥中心和各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值守力量,落实备勤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邢雅翕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同时,我市医疗机构正强化临床救治准备。卫生健康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救治准备,备齐、备足中毒急救设备和药品;完善救治和转诊机制,条件允许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高压氧治疗,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对患者进行转诊,尽最大努力提高救治效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冬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的情况,进一步扩大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宣传覆盖面,开辟救治绿色通道,强化医疗救治准备,重点加强农村、山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升其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辨识和救治能力,保障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邢雅翕也提醒市民,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现场急救十分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伤害。

首先要确保施救人员的自身安全。在施救时不要盲目救援,避免自身中毒;其次要尽快通风。一旦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如果是室内中毒,要尽快打开门窗,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

“第三要科学施救,帮助中毒人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中毒人员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因为一氧化碳中毒可能会引起患者呼吸困难,解开束缚物有助于患者呼吸顺畅。”邢雅翕提到,如果患者中毒症状较重,如出现昏迷、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呼叫120急救,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援。在等待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侧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若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采取胸外心脏按压等方式进行抢救。

农村地区通风不畅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严寒,农村地区人们通过烧炭、烧煤取暖增温现象较为普遍,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农村地区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点。”黄自力表示,从生产来看,一是个别中小种养植(殖)场业主和从业人员仍用烧煤炉的方式进行大棚升温、养殖育雏等,一旦通风不到位,一氧化碳浓度迅速升高,极易造成中毒窒息;二是在车库或封闭空间内启动农用机械,也会产生一氧化碳,存在中毒风险。

▲黄自力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其次,从生活方式来看,农民群众采用烧煤方式进行取暖、烹饪等现象仍较普遍,煤炉燃烧不充分或房间通风不畅时,会释放一氧化碳且迅速集聚,存在中毒风险。

黄自力提醒农民群众,一是在使用炭火、煤炉等取暖增温设备时,务必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二是木柴、燃煤、燃气等取暖炉一定要安装排烟筒且接出室外,要及时清扫排烟筒积尘,确保排烟筒功能正常;使用时注意观察燃烧情况,避免燃烧不充分;三是在启动农用机械时应保持良好通风,车辆若长时间停止,宜熄火;四是加强畜禽粪污处理池、沼气池等农业有限空间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安全警示、设备配备和规范作业,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电取暖器、燃气具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冬春季节,取暖设备使用频繁,相关产品质量不合格、使用不当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火灾事故等安全问题。市市场监管局负责生产、销售环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们综合施策,加强电取暖器、燃气具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守护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张银政在发布会上提到。

▲张银政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据介绍,市市场监管局首先突出重点指标,加大抽查力度。将电取暖器、家用燃气热水器、燃气采暖热水炉等产品纳入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把与安全相关的指标作为重点检测项目,让监管更有针对性,目前已开展监督抽查321批次。

其次,市市场监管局突出重点区域,开展监督检查。以老旧小区周边、农村集市等为重点区域,组织开展电取暖器、燃气热水器等产品流通领域问题隐患排查,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此外,坚持从严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将电取暖器、燃气具等纳入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已立案查处电取暖器等质量案件91件,涉案货值近9万元。

张银政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电取暖器等产品时,选择正规商家,查看产品合格证、厂名、厂址等信息,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对纳入CCC认证目录管理的产品,要查看产品是否标注CCC强制性认证标志。如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12345热线、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谨防5大误区

“含碳的燃料在不能充分燃烧时,将产生一氧化碳。如果同时环境相对封闭,就会导致一氧化碳聚集,人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发布会上,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力华提醒市民,五项措施可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陈力华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一是不在室内采用天然气、液化气、木炭、环保炭等炭燃料取暖,改用电取暖;二是改进炭烤火炉具,炭烤火炉具应设置直通室外且排烟效果良好的烟囱,烟气不遗漏在室内;三是正确开设通风孔,通风孔应开设在门窗的最上方,要经常检查排烟是否畅通,做到及时清理。有条件的建议安设排气扇;四是保持室内通风,有条件的群众可安装一氧化碳浓度监测报警器;五是不使用淘汰燃气热水器,不使用超期服役的燃气热水器,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规范安装,不要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做法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陈力华称。

误区1: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

事实上,凡含碳的燃料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一氧化碳。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气、液化气、汽油、煤油、普通木炭、环保炭等。

误区2:没有煤烟、臭味就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本身是无色、无味、无臭的,不能凭看、闻、尝感知。

误区3:门窗上有缝隙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的密度略小于空气,会浮在房间上部空间,如果门窗缝隙处于较低位置或缝隙过小,一氧化碳也不容易排出,仍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误区4: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

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放盆清水并不能起到预防效果。

误区5:醋和酸菜汤能救一氧化碳中毒病人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致使病情加重,对救人无效。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余虎      审核: 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