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2024-12-27 16:52
12月27日,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
▲12月27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图为位于铜梁区少云镇的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据了解,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286.31亿元。该工程作为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四川甘孜州、雅安市、眉山市、乐山市、内江市、资阳市和重庆潼南区、铜梁区等8个地市(州、区),新建1000千伏线路1316公里。工程在四川、重庆两地新建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铜梁4座1000千伏变电站,变电总容量2400万千伏安。工程投运后,我国西南电网的主网架电压等级从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每年最大可从川西等地向四川、重庆负荷中心输送清洁电能350亿千瓦时,相当于近1千万户家庭1年的生活用电量,对保障今冬明春及未来西南地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增强川西地区电力送出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海拔特高压输电技术创新突破、带动上下游产业及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在渝变电部分,新建1000千伏变电站1座。该站位于重庆铜梁区少云镇,占地面积263.6亩,本期变电容量2*300万千伏安;线路部分,该工程新建天府南~铜梁线路(重庆段)2×21公里、铁塔41基,线路途经潼南、铜梁2个区。
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国网重庆电力创新应用三维实景、传感等技术。例如在桩基施工时引入北斗定位技术,确保每一根桩基定位准确,同时采用三维扫描技术,确保钢筋笼成型质量满足要求;重庆段线路施工过程中应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通过性导线智能查验装置”,对导线放线弧垂、导线及金具外观质量进行监测,并实时辅助施工人员开展导线展放及消缺工作,导线展放效率提高20%以上;该站创新应用智慧安装、隐蔽工程数字验收、智慧云监理等技术手段,较计划提前半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入选中国电力建设智慧工程典型案例。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总投资286.31亿元,带动了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工程建设过程中,除高原特高压建设所需的特殊装备外,六成采购或租赁的机械设备来自四川、重庆本地,所需的砂石、水泥、管材等工程建设材料全部就地采购。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