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父亲牺牲前写下《示儿》 75年后儿子在校园内同唱《示儿》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张莎

2024-10-25 21:52

“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这是重庆垫江籍红岩英烈蓝蒂裕牺牲前在狱中写给儿子蓝耕荒的一份遗嘱,一首饱含深情、充满期望的小诗——《示儿》。

10月25日下午,80岁的蓝耕荒和两个妹妹蓝祝卉、蓝晓萍,回到家乡,走进父亲生前工作的垫江县沙坪小学,在父亲当年开展革命活动、教唱革命歌曲的同一地点,与师生们同唱《示儿》歌曲。

76个字为后人指好前行的路

蓝蒂裕1916年出生于垫江县沙坪镇,是经典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中“蓝胡子”的人物原型。他在青年时参加救亡运动,曾担任《新华日报》发行人,暗中做党的交通联络工作,1949年10月28日,他在重庆大坪从容就义,年仅33岁。此时,三个儿女分别5岁、3岁、未出生。

蓝蒂裕曾在垫江县沙坪小学任教务主任,以教书作掩护,在梁平、垫江边区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学生演唱《兄妹开荒》《王大娘补缸》等进步歌曲。

他留下的《示儿》,不光激励了无数的人,更是让自己的儿女也坚定了要继承父亲遗志的决心。

“我的名字:耕荒,就是父亲希望我以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去进行革命的开垦,把祖国建成美丽的园林。”蓝耕荒说,耕荒不仅是名字,更是父亲表达的革命志向。而《示儿》的76个字,犹如76颗钉子一样钉在他心里,激励他继承父亲的遗愿,不断前行,一步不敢踩错、不敢松懈。

一个多世纪来,蓝耕荒继承父亲遗志,在军队和地方工作中都作出了贡献。他还严格要求下一代:“你们是蓝蒂裕的后代,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一定要清楚。”

▲10月25日下午,80岁的蓝耕荒和两个妹妹蓝祝卉、蓝晓萍,走进父亲生前工作的垫江县沙坪小学,与师生们同唱《示儿》歌曲。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采访中,蓝耕荒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三兄妹和配偶都是党员,下一辈七个子女中,有四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被红岩英烈的遗诗感动 音乐家谱曲成歌

“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我的孩子……”下午,在沙坪小学操场上,垫江县音乐家协会主席何光辉化身音乐教师,现场教孩子们演唱《示儿》。

▲10月25日下午,80岁的蓝耕荒与垫江县沙坪小学校的学生一起交流。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演唱过程中,孩子们全情投入,朝气蓬勃的脸上闪烁着清澈坚毅的目光。歌声如泣如诉,蓝耕荒和蓝祝卉、蓝晓萍在旁认真聆听,不时轻声唱和。70余年前,他们的父亲蓝蒂裕正是踩在同一片土地,挥着拳头,教学生演唱革命歌曲。

这一幕仿佛穿越时光,让人潸然泪下、感动不已。

何光辉是这首《示儿》的作曲者,“《示儿》语言凝练,情感真挚,短短的76字,他没有抱怨自己的悲惨遭遇,只有儿女情长和家国情怀。我每读一次就感动一次,常有一种把它写出来、唱出来、传下去的冲动。”今年七一前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何光辉用半个多月时间谱写了这首歌曲,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

《示儿》曲成后,何光辉又三次走进沙坪小学客串音乐老师,推动这首歌在校园传唱。

以这种特别的方式重温父亲的“绝笔家书”,蓝耕荒感慨颇深:“亲爱的爸爸,如今遍地的荆棘已被铲除,再也没有满街的狼犬。请你们放心吧,今天的祖国,地更绿,天更蓝!”

一代一代传唱 要让红岩精神永流传

“耕荒爷爷,原来你就是《示儿》的主角,可以给我签个名吗?”《示儿》歌唱罢,孩子们将蓝耕荒团团围住,9岁的谭涵玥举起心爱的笔记本“追星”。

▲《示儿》歌唱罢,孩子们将蓝耕荒团团围住。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沙坪小学校长石庆介绍,学校秉承蓝蒂裕烈士“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以“寻红色足迹·励耕荒志向”为主题,建设耕廉文化墙、耕荒文化长廊、耕荒荣誉墙、耕种植物园、耕耘光荣榜、耕作体验坊、耕耘报告厅和蓝蒂裕烈士纪念馆等“八个一”红色主题教育阵地,让红色基因走进校园,让师生在追寻红色记忆中继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

12岁的李欣怡是沙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该校的“红色宣讲员”之一,对于蓝蒂裕和垫江的英雄故事她非常熟悉,每次有人来学校参观,她都会为大家讲垫江英雄的故事、唱《示儿》歌曲。“我还会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念这首诗、唱这首歌,大家一起学英烈,当合格接班人。”

何光辉表示,在垫江县有关部门支持下,下一步计划将《示儿》歌曲制作成MV,在垫江乃至更广阔的地域传播,让红岩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目前,垫江县正打造“红耀丹乡”品牌,用红岩文化教育人、影响人,努力打造红岩精神传承示范县。

蓝耕荒很欣慰:“先烈的精神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红色的记忆并没有在历史长河中褪色。”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郭晓静      审核: 余虎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