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多少老年食堂?怎么防养老诈骗?如何办长期护理保险?这场通气会说清楚啦
2024-10-09 16:14
10月9日,在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新闻通气会上,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老年人重点关心的几个问题给出了权威答案。
全市老年食堂和助餐点已经达到1578个
吃饭这件“小事”,却是许多老年人关注的大事,老年食堂建得怎么样?将会如何布局?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李墨豪介绍,去年以来,重庆大力推动老年食堂建设,坚持“宜民则民”“宜公则公”,综合考虑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社区规模大小、老人基本情况、服务半径等因素,整合利用现有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建设老年食堂,通过养老服务机构堂食开放一批、优质社会餐饮企业设置一批、群众身边的物业企业建设一批,目前全市老年食堂和助餐点已经达到1578个,覆盖88.6%的街道、35.1%的乡镇。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龙寿路社区食堂,老人正在免费享用午餐。(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
立足惠民生,我市围绕老年群体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完善市、区县两级奖补政策,对就餐送餐服务实行差异化补贴或优惠,培育老年助餐志愿者队伍,广泛发动党员干部、低龄老年人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引导老年人及代理人通过各类服务平台APP开展订餐、配餐、送餐,由网络平台直接将餐品配送到老年人家中,目前已惠及群众160余万人次。
目前进展情况怎么样?
李墨豪说,目前,市民政局正聚焦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就餐不便问题,坚持公益属性、发挥市场作用,深化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机制改革,积极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
“五不信”谨防养老诈骗
近年来,养老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养老诈骗的常见方式有哪些?如何预防养老诈骗?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便衣侦查支队队长唐勇刚说,养老诈骗案件社会危害性很大,严重影响老年人经济条件、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从目前来看,养老诈骗常见的方式有五类:
一是非法集资类诈骗。诈骗团伙向老年人宣传,可以购买字画、艺术品、避暑房等噱头,并承诺定期将折扣返还给购买人,且还原价回购,后又采取签订合同、托管协议等手段,向老年人骗取数千至数万元资金,用以弥补以前购买人的折扣和款项。随着购买人越多,诈骗团伙资金维系越困难,一旦资金链断裂,购买人往往血本无归。
二是购买“保健品”类诈骗。诈骗团伙通过网络媒介、电视等方式发布减肥、“包治百病”等保健品广告,诱导被害人购买成本为几十元,但售卖上千元的“保健品”。被害人被骗购买该产品后,诈骗团伙便声称会安排专业人士指导使用,并引诱受害人多次购买更高价的保健品,受害人往往被骗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三是“黑婚介”征婚类诈骗。“黑婚介”诈骗团伙针对单身老年人需要情感交流为诱饵,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等方式播放婚介的广告,诱导老年人参与,并收取数千元的“婚介费”。“黑婚介”在组织“红娘”和“婚托”与征婚人见面后,“婚托”再以不合适为借口,以此拒绝与征婚人联系,从而诈骗“婚介费”。
四是封建迷信类诈骗。诈骗团伙诱骗受害人提供生辰八字,再以八字不好、有阴债业障等说辞,告知受害人和家人有灾难,需要“请”佛、符等来消灾解难,再高价销售佛、符等产品,达到骗取受害人钱财的目的。
五是以办理养老保险为名的诈骗。诈骗团伙和“中介”以帮忙购买养老保险为借口,诱导老年人提供本人信息和出资数万元办理养老保险,诈骗团伙并不具备办理养老保险的能力,资金流断裂后,又无钱退回,导致出资人员既办不了养老保险,钱财又被骗。
唐勇刚说,针对形形色色的养老诈骗,广大老年朋友要加强预防,谨防上当受骗。一是警惕以字画、廉价艺术品、避暑房、养老房等噱头的各种投资项目,严禁非法集资等行为,请大家选择国家正规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进行投资;二是没有“包治百病”和“躺平式”的减肥药、保健品,大家要提高防骗意识,选择国家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就医;三是有征婚需求的老年人,请联系正规婚介机构;四是不要轻信封建迷信,特别是高价“请”的,都是诈骗;五是办理养老保险的,请到国家社保机构办理,切莫轻信中介谎言。
长期护理保险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申请
长期护理保险在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市民关心如何参加我市长期护理保险?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条件是什么?享受的方式和标准是什么?以及怎样申请?
市医保局待遇保障处二级调研员刘学说,参加我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同步参加我市长期护理保险。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实行终身缴费制,单位和个人按同比例分担。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经过失能等级评估达到中度或重度失能,且职工医保累计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从评估结论下达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待遇。
他说,目前我市将待遇享受方式为:居家组合护理、机构上门护理、机构集中护理这三种。
居家组合护理指待遇享受人居家生活,由定点护理机构提供的上门护理(简称机构护理)与个体护理人员提供的个人护理(简称个人护理)组合形成。重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50元/日/人(其中机构护理30元/日/人、个人护理20元/日/人),中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20元/日/人(其中机构护理12元/日/人、个人护理8元/日/人);
机构上门护理指待遇享受人居家生活,由定点护理机构提供上门护理。重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60元/日/人,中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20元/日/人;
机构集中护理指待遇享受人长期在养老院、护理院等定点护理机构生活,由定点护理机构在机构范围内提供集中护理。重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60元/日/人,中度失能人员待遇结算标准为20元/日/人。
刘学介绍,参保人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线上可通过“重庆医保”App或者重庆医保公众号,进入长期护理板块按提示进行申请(推荐方式),线下可向居住地委托承办机构,也可向医保局和医保中心提出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申请表、自评表和证明失能状态的有关资料(病历或残疾证等)。申请受理后,由参保人选择一家失能评估机构对其失能状况进行评估。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