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不该收费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朱婷 实习生 王奕轩 代雨洁

2024-09-09 22:28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日益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许多人印象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免费参观。

近期,有市民向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互动平台反映称,位于南岸区南滨路的《挺进报》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对团体游客收费,还存在一些问题:5-30名游客,每场收费600元,要统一走流程,听讲解、看视频。

“讲解服务,不是游客自愿吗?”“5人是600元,30人也是600元?太笼统了吧!”“人民来信”互动平台上,市民纷纷吐槽议论。不少人质疑,该处是否能收费,还对收费标准产生异议。

为何收费?

在《挺进报》旧址,可看到门口悬挂的多个授牌:南岸区文物保护单位、南岸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曾是红岩英烈陈然的住所,也是陈然被抓捕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陈然等人把新华社通讯稿摘编刻印成油印小报,为外界传递消息。作为红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挺进报》旧址对党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宣传展板上写道:参观单位按预约时间,统一在门口集合,讲解员统一安排参观学习活动。包括观看视频、讲解员现场讲解、互动印刷体验、合影等。费用:30人以内(含30人)600元/场,45分钟。

现场,一位男性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属于重庆挺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由南岸区文旅部门引入,负责对《挺进报》旧址进行运营管理。该工作人员还称,因为非财政拨款,他们自负盈亏,所以有经营收费行为,也进行了公示。目前,对5人以下散客免费;5人以上30人以内(含30人),600元/场;超过30人,每多1人,加收20元。对于该收费,南岸区文物管理所也知晓。

南岸区文物管理所表示,《挺进报》旧址非博物馆性质,属文保单位,不在国家全额补贴范围内。根据相关政策,国家鼓励引入企业来进行运营,为此,他们对接了该公司来对文物本体进行修缮、日常维护、开展对外开放等工作。同时,也对其有一定的要求和管理,如,在使用功能上,不能作为民宿或餐饮店。

接到市民反馈后,南岸区文物管理所已向《挺进报》旧址运营方发函,要求其整改。一是要求其工作人员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要求其在开放时段内,除对只参观的散客免费外,针对团体游客,涉及讲解、体验等服务,收费必须明码公示,并征得游客同意。三是要求其对团体游客人数、服务项目等费用,进行细分明确,让游客可灵活自主选择某一项或几项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收费吗?

记者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否收费没有统一规定。比如,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圆明园遗址公园、八达岭长城、宋庆龄故居,均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对老人以及未成年人有优惠政策外,均对外收费。同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的世博会博物馆、陶行知纪念馆免费,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却收费。

我市现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0个。对于收费情况,记者也作了一番了解。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对散客、团体游客均免费。但同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816工程等却要收费。

对此,市文化和旅游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博物馆、文保单位等能否收费,与其是否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关。对文保单位的收费,虽无具体规定,但日常维护需要经费,全靠财政拨款也不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国有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事业性收入应用于文物的保管、陈列、修复等。而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里的白公馆、渣滓洞,之所以免费参观,因为早前争取到相应的补贴,按照《博物馆条例》,这类遗址类博物馆,其实也是可以对外进行收费的。

记者注意到,中宣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中提到,确定为收费参观的教育基地,对学校组织在校师生参观要免收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四条亦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企业参与运营,不应模糊公共服务与经营界限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库专家牟红表示,《挺进报》旧址纪念馆集文保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个授牌为一身,存在多个批准管理体系,不能混为一谈。具体到文保单位,收款应专款专用,用于文物保护。如果企业经营过程中有悖于文物保护长效发展,产生争议,上级主管部门也应考虑统筹运营或适当给予支持。

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罗兹柏表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应模糊公共服务和经营服务的界限。对游客来说,《挺进报》旧址作为文保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公共资源,承载着保护、传承、教育等功能。可游客们一来,被要求统一付费。对于企业来说,对附加服务收费,无可厚非,但应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供服务应与其整体氛围相协调,分类型、分层次,差异化定价,不能笼统将收费项目“打包”,还应有反馈机制,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服务内容。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余虎      审核: 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