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民法典|对赌协议曝光,员工权益竟成赌注,这合法吗?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乔 实习生 代雨洁

2024-07-26 19:22

对赌协议一般出现在民商事领域,其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嫁投资风险从而保护投资方的利益。但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发展,有些企业将对赌协议引申到企业内部员工管理中,与员工签署带有一定风险性质的协议,以此作为一种激励措施。近日,永川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认定用人单位与员工签署的“对赌协议”中,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条款无效。

2020年12月,唐某某作为重庆某教育咨询公司的区域校长与公司签订2021年度目标责任书,约定区域校区的校长工资、单位社保、课时费等公司运营费用占所完成业绩比例小于16.5%部分由区域校长自行分配,超出部分由区域校长承担。

唐某某2021年度完成业绩600万余元,按照约定运营费用支出不应超过99万余元,但实际运营费用支出140万余元(其中校长工资26万余元),超支41万余元。

重庆某教育咨询公司经仲裁后,向法院起诉要求唐某某支付运营费用41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重庆某教育咨询公司与唐某某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具有“对赌协议”的性质,唐某某在担任区域校长期间实际支出运营费用占比大于16.5%,按照协议约定,唐某某工资收入26万余元,但需向公司支付运营费用41万余元,显然有失公允。重庆某教育咨询公司将其经营风险以目标责任书和约定的形式转嫁给唐某某,旨在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唐某某的合法权益,该约定因违反法律规定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法官说法>>>

用人单位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其在经营运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或者相关决策人员对市场的错误判断,本身就存在亏损或者淘汰的运营风险。具体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可以制定规章制度或者与劳动者约定,对劳动者进行奖励或者惩戒,用以激发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但是,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或者与劳动者约定的协议中,不得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合法权利,否则,该规定或者协议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用人单位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履职争议“转化”为普通民事合同关系纠纷,用违约责任代替履职赔偿,以转嫁用人单位的商业经营风险,违反了法律规定,既不符合经营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秩序和规律,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余虎      审核: 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