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股东需要对公司债务担责吗?近日,付某等49名农民工向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起诉某劳务公司及庞某,要求公司及庞某支付拖欠一年多的工资共计44余万元。
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人民调解员唐娅玲通过微信小程序“诉源通”与市一中法院、沙坪坝法院法官线上连线,法官对案件争议进行指导调解,最终双方现场达成调解协议,并通过小程序线上进行了司法确认。
调解遇难题 法官“掌上”来支招
“公司欠的钱凭什么让我来还?”前不久,在磁器口街道司法所调解室里,某劳务公司法定代表人庞某向调解员发出疑问。
这是一起劳动纠纷的调解现场。沙坪坝法院收到49名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起诉状后,迅速与劳务公司取得联系,该公司负责人称目前经营困难但对外有工程款未收回。
考虑到有调解可能,法院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依法委派磁器口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面对庞某对自己是否需要承担公司债务的问题提出了疑问。“这样,如果你对于我的解释还有疑问的话我们可以通过‘诉源通’微信小程序和法官连线,解答你的疑问。”调解员唐娅玲引导双方当事人进入会议室,通过“诉源通”微信小程序视频连线市一中法院、沙坪坝法院法官进行在线指导调解。
视频连线的另一端,法官针对争议焦点作出解答。“一人公司的股东若无法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财产的,需要对公司债务担责”“想要判断是否存在虚假诉讼,除了看劳动合同,还可通过工资流水、工作量结算单、当事人陈述等综合判断”,法官给调解员“支招”,“要分清劳动与劳务关系,需要记住三个词:不超龄、受人管、干业务……”
经指导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签订协议,劳务公司、庞某同意通过分期履行的方式向付某等49人付清全部工资。
同时,调解员还现场通过“诉源通”微信小程序“文件传递”功能将双方所签调解协议发送至法官。法官审核后认为符合司法确认条件,当即制作民事裁定书在线传给调解员,委托调解员向当事人送达。
小程序助力“大治理”
这场两级法院联动在线指导调解在沙坪坝法院展开,法院邀请了沙坪坝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调解员代表到场观摩,并召开了做深做实指导调解工作座谈会,向参会人员就“诉源通”微信小程序的功能作简要介绍。
据介绍,“诉源通”是沙坪坝法院自主研发的一款微信小程序,它针对的人群是全区镇街、村社、网格三级基层干部、调解员,小程序分为数据通报、典型案例、培训资料、在线调解、联系法官5个模块12项功能。
沙坪坝法院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创新研发“诉源治理全景地图”覆盖全区22个镇街的民事案件大数据库,能够对全区成讼纠纷进行自动识别、分类、排名,实现矛盾纠纷可视化管理。
同时,该小程序还设置“在线调解室”等功能实现基层干部、调解员一键与法官连线,靶向解决矛盾纠纷反映渠道不畅、调解资源力量分散的问题,推进法院指导调解工作数据化、精准化、便捷化。
“我们希望以指导调解‘小切口’,撬动诉源治理‘大场景’,构建‘指导调解一件事’应用场景,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沙坪坝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荣松表示,沙坪坝法院将继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人民法院指导调解法定职责,不断升级迭代“诉源通”微信小程序,打通跨域指导调解、系统功能集成、平台数据共享的技术关卡,实现矛盾“一站式”调处、操作“一键式”完成,信息“一体式”整合。
编辑:刘一叶 主编:郭晓静 审核: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