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露营应注意什么?扎营地选哪更安全?这份攻略请收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0 08:11

近年来,野外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成为很多人假日出游的热门选择。眼下,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汛期野外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

汛期山洪高发

野外露营有风险

前段时间,记者来到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乡,在深溪河河段,记者看到,有不少游客在裸露的河床上搭起了帐篷,露营、野炊、戏水,十分惬意。而实际上,这里却是一处可能会突发山洪的风险点。就在去年7月,六名游客在离这里不远的一处河滩露营时,曾遭遇了河道水位暴涨,现场水流湍急,六人被困在河滩。消防人员到场后架设起绳桥,通过沿着绳索横渡过河,来到被困人员身边,两个小时后,才将被困人员先后转移到安全地带。

一些受大家青睐的景点未必安全,诸如此类,人员在河道附近遭遇激流遇险的事故屡有发生。6月2日,两名游客在浙江台州石人峡横渡溪流时被水冲走。经搜救,两人于4日上午被搜救人员找到,已无生命体征。据了解,事发地点是当地户外圈有名的探险徒步和玩水热门地,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此地的攻略推荐。根据此前网友拍摄的画面显示,事发地原先有一块板桥,而事发前两天当地曾连续下雨,导致水流增大。

去年8月,广西南宁上林县突发山洪,在白金潭河滩,湍急的洪水沿着河道奔涌而来,水位暴涨,正在岸边露营的人们试图收拾自己的东西逃走。但也就是十秒钟,水就没过了人的膝盖且越来越急,大量物品被冲走,没来得及逃走的人们只能抱住树保持平衡。

“网红露营地”上游有水库

警惕安全风险

随着社交平台上推荐网红打卡地的露营“攻略”越来越多,不少人心动前往。那么,这些露营地真的安全吗?

在社交平台上,推荐露营打卡地的推送比比皆是,攻略、美照配上地图,标签加上“宝藏露营地”“避暑胜地”等,点击量轻松破万。跟随着一篇写着湖南郴州“世外桃源般的溯溪野餐露营地”的攻略推荐,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山峡谷间,一条溪流在蜿蜒流淌。很多人撑起露营的帐篷、天幕,把桌椅板凳、躺椅放在水中,大人们光着脚一边烧烤,一边聊天,享受片刻清凉,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玩耍。

记者了解到,人们大多是从网上看到别人发布的图片和视频后,按照定位导航找过来的。

记者看到,虽然河道边设有“落石区域、禁止露营”“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子,但大家游玩的热情不减。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每到夏季,这里都有大批游客自驾前来。但实际上,河道的上游有一个水库,夏天暴雨后,水库的储水压力过大时,就会开闸放水,导致下游水位就会上涨,清澈的溪水很可能会变成裹挟着泥沙的山洪。

记者了解到,每年七八月份,是当地的雨季,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山洪。而平时连续下暴雨时,这里也会涨水。在社交平台上,就有网友拍到了下雨时涨水的图片。当地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这里地形差异较大,上游在下暴雨,而下游却是大晴天,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水位涨上来时,游客很可能会措手不及。

对此,每年夏季,附近村里会安排十多名防溺水专员,到沿线巡逻劝导。一旦接到上游放水或上游遭遇暴雨的通知,村民会去现场劝导游客撤离。

除了游客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露营活动也给环境带来负担。记者注意到,一些游客烹饪时用火离树木很近,现场烟熏火燎。尽管附近立着不少“严禁乱倒垃圾”的标志,河滩上、河水中依然有不少游客遗留的各类垃圾。

而这并非个例。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反映,在一些风景秀美、绿树苍翠的热门露营地,餐盒、塑料袋、饮料瓶、用过的火种被随地丢弃,破坏环境,污染水源,也给附近村民带来困扰。镜头内岁月静好,镜头外垃圾四溢、车辆随意乱停,呼吁“无痕露营”的人越来越多。

汛期河道附近有风险

露营选址需谨慎

这些所谓的“网红露营打卡点”大多都在河道两旁、山林溪畔、峡谷中,对当地环境、气候不熟悉的游客初次前来,十分容易遇到危险。经常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提示,汛期山区气象条件多变,山洪等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高发,不要在河道附近和干涸的河床上露营。尽量不要在水潭等陌生水域戏水,谨防溺水等意外事故发生。

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消防救援大队 向秋霜:山区有很多危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尤其是山洪往往来得突然,这与山区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相关。当前正值汛期,山区气象条件多变,上游暴雨,下游就可能出现山洪。而且由于水边水声本来就很大,人不容易通过听觉提前发现山洪。

消防人员表示,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河道拐弯岸等地最易山洪威胁,在山洪易发区,遇到当地上游地区短时强降水时也易遭受山洪袭击。一旦遇到水流变急、水位猛涨,要尽快向两侧高处跑。

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消防救援大队 向秋霜:洪水中的大石块很湿滑,而且可能很快会被水流没过,这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所以在发现洪水水头后,要尽快向河道两侧撤离一旦被困河中,要保持冷静,采用手边的物品制作漂浮物,及时撤离

消防部门还提示,在野外露营时,一定要注意扎营地的选址,最好要能做到背风、近村、防雷

湖南郴州市苏仙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隆博在野外露营时,不要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一旦下雨容易被淹没。不要把营地扎在高地上、大树下或者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遇到大风天气帐篷容易被刮走,而且雷雨天气时容易遭到雷击,可以选择在坚硬、平坦、背风的地面上搭建帐篷。营地要靠近村庄,这样有急事或发生危险时可以向村民求救。

应对露营需求增长

各地加强规范露营管理

随着露营的火热,露营造成的安全、卫生等问题也频频出现。场地的缺乏、露营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服务方面的短板,屡见不鲜。面对露营需求的不断增加,该如何应对?近年来,多地相继出台了露营规范,一些地区划出城市公园内一片区域供市民露营,一些地方规范露营配置,丰富露营项目种类,力争让露营活动在安全规范中进行。

野外支一顶帐篷,邀二三好友,“诗与远方”唾手可得。近年来,露营成为很多家庭假日出游的热门选择。在四川泸州,记者在多家大型商超看到,一些露营产品被摆在显眼位置,帐篷、折叠桌椅、烧烤架,种类繁多。说走就走、轻装上阵的露营方式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随着人们对露营热情的不断升温,近年来,北京、江苏、浙江等多地相继颁布相关指导意见,从露营地选址、设施建设、安全应急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去年,江苏南京开始实施的《帐篷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中明确:选址时,应避开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特殊土类、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应避让河湖、水库、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管理范围,避开行洪通道、低洼积水地带;应远离危险野生动植物活动区域等。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13部门印发的《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中明确,帐篷露营地应选择在安全区域,远离森林防火区、防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区。

随着露营的不断规范,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与其融合,“露营+运动”“露营+农业”等新业态模式让产业生态进一步扩容,带动更多从业者和优质企业加入露营产业。

在浙江杭州西湖区灵山景区内的铜鉴湖公园,每逢周末,路边大片的草坪上就有不少市民搭起帐篷、天幕露营。对此,公园制定了露营公约,从设备租赁、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做了规定。安保人员定期巡护,处置突发情况。

据了解,今年浙江各类露营地已超2000家,民宿加露营地、景区加露营地、城郊露营地等社交性营地发展迅猛。

在杭州市临安区横岭村,当地划出一块适合露营的安全区域并引进一支专业团队管理露营活动。

早在2022年4月,杭州临安区就形成了由文旅、市场监管、农业等十部门组成的露营地联合审查模式,规范露营地经营。今年,由浙江省文旅厅牵头出台露营地5C认证体系,对营地的各项软硬件配置做出了进一步规范。

杭州市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王轶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浙江省露营地等级评定,有利于露营地从中提高自己的硬件、软件服务。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余虎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