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当“甩手掌柜”,预约私厨上门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1-25 08:15

肥牛切薄片,搭成拱门样子;排列整齐的帝王蟹,一块一块;东星斑鱼头作为装饰,鱼肉切成厚度统一的规格,搭配柠檬提升鲜美口感……

色香味俱全的大餐上桌了,令人直呼:精致!好吃!

这是由私厨上门烹饪的家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大厨的手艺,成为一种新风尚。

今年过年期间,也有不少杭州人选择请人来家里烧饭。

有的是雇主提供食材,厨师上门做菜,有的消费者只需列出菜单就行,做一次“甩手掌柜”,还有一种是完全交给厨师个性定制。

预约情况如何?年夜饭都有啥新花样?

订单从除夕排到正月十五

价格涨了两三倍不止

“今年杭州上门年夜饭预订量比去年还要火爆!”1月24日,从五星级酒店转战私厨领域的厨师方少感叹。

他的档期从除夕排到了正月十五,主接杭州及其周边区县的订单。

仅除夕当天,团队就要准备十几桌年夜饭。最远的一家在桐庐,由于是刚刚搬迁,除了食材,他们还需要帮带餐具、桌椅板凳等用具。

随着今年订单量激增,方少的团队也从8人扩张到了15人。有人负责做海鲜,有人是本帮菜的行家,还有摆盘、上菜、收拾“一条龙”的服务员。

同样生意进入火爆时段的还有李师傅。他是从2018年开始干上门私厨这一行。

▲李师傅团队 受访者供图

李师傅说,去年过年期间,有位老客户就已经预订了蛇年的年夜饭。

从现在开始,他每天要从早上五六点一直干到凌晨。

随着客户需求增多,收费自然也涨了。两位大厨告诉记者,私厨行业的收费,这时候整体要比平时高两三倍。

以方少为例,他的菜品涵盖东星斑、帝王蟹、澳龙等价格不菲的材料,因此春节期间,一桌菜品的价位基本在8000元以上。

李师傅这边,不包括食材,过年上门烧饭就需要2000元左右。“春节期间,菜价、人工费都有上涨。”

即使价格上涨,但预约的仍旧不少。

私厨上门,能结合专业烹饪技艺和个性化服务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在家中吃团圆饭的需求,同时可以体验到酒店大厨的水准。

“我也有朋友在郑州、上海、南京等地做上门厨师,大家普遍感觉现在商务宴请订单减少,家宴需求增多了,在家舒舒服服吃一顿有档次的团圆饭,还是挺开心的。”李师傅说。

▲李师傅烹饪的菜品 受访者供图

年夜饭主打“精致、大气”

海鲜大餐、杭帮菜齐上阵

年夜饭格外隆重,马虎不得。

这两天,方少正在安排统筹人员,将所有菜单明细整理出来。帝王蟹、澳龙、佛跳墙、东坡肉、地三鲜、蒸咸肉……菜品琳琅满目。他特别准备了一些寓意美好的菜肴,“比如八宝饭、发糕、蜜枣,祝愿顾客们在新一年里日子红火甜蜜。”

▲方少备菜中 受访者供图

除夕当天,方少早上五六点就要“杀”进菜市场,抢购最新鲜的食材。紧接着,立刻前往办公室,准备好烹饪用具、餐盘。

中午时分,团队准时抵达客户家里,开始忙碌备菜:提前一天备好的肉丸、鸡蛋皮上锅蒸制,东星斑切薄片,鱼头作为装饰,再搭上中国风摆盘,绿植、竹子造型的点缀……

▲方少团队准备的家宴 受访者供图

备餐结束后,留一位服务员,负责晚上的服务、整理。

李师傅烹制的菜肴则偏杭帮菜系,老鸭煲、蒜香排骨、蟹炒年糕……广受好评。过年期间,他还推出了一道如意菜,用木耳、黄瓜、金花菜拌起来的酱菜,吃起来酸酸甜甜,十分开胃。

“我们都是从酒店里面出来的专业厨师,做上门服务自然要保证好菜品质量、服务。”李师傅说,从事上门私厨这一行,品质为先,也对厨师提出更高要求。“家里不比酒店,有的时候缺什么调料一类,但客人叫你加工一道菜,那就要随机应变,怎么用好现有的食材做出来。”

有一次,正值夏日高温,李师傅上门烧饭。等他到了客户家,发现对方家里没有厨房,只能在阳台上烧。“我就用那个卡司炉之类的在阳台上做饭,汗流浃背啊,不停喝藿香正气水防中暑。”

“过年我们就不回家了,等这阵子忙完,看看有没有时间抽空回去。现在就是多赚点钱,带着团队的小伙们一起红红火火!”两位师傅表达着自己对新春的期待。

来源: 潮新闻  
编辑: 朱婷   主编:余虎      审核: 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