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基层治理密码|社区民警+联调“搭子”组队 九龙坡公安创新方式化解居民矛盾纠纷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松

2025-02-25 16:16

“我的隔音棉到货了,回去马上就装上!”

“兵哥你可要给我作证,毛老师说要给我介绍对象哦!”日前,任老师和何老师这对曾经闹得不可开交的邻居,日前很有默契地给胡兵伟发来了微信消息。

▲胡兵伟(中)在调解矛盾纠纷。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供图

胡兵伟是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二郎派出所“兵哥工作室”的牵头人,这位公安二级英模是全市知名的调解高手,以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是全市公安调解领域的一张名片。去年以来,为积极响应九龙坡区推动“赶场式”化解矛盾纠纷的号召,“兵哥工作室”主动求变,创新工作方法,与街道、社区携手搭建起矛盾纠纷响应机制,打造一条矛盾纠纷化解的“快车道”。

建立多渠道排查机制

让矛盾纠纷“无处遁形”

“有什么话好好说。都是邻居,把话说开,这个结才能解开。”前不久,在同天苑社区的调解室内,民警与社区干部、物业迅速化解了一起因空调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从“百姓寻呼台”接到情况,到警社微信群快速研判,再到“兵哥出马”,一个上午解决了困扰双方三个月的纠纷,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

要化解好矛盾,首先要知道哪里有矛盾。

平日里,“兵哥工作室”充分利用社区民警“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成果,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排查摸底。同时,与二郎街道31个“百姓寻呼台”做好对接,依托微信群等便捷沟通方式,及时掌握辖区动态。二郎派出所每位社区民警手机里都有一个矛盾纠纷协调群,群里还有社区民警和综治干部。通过110报警掌握的矛盾,社区可协助化解,对社区排查到的纠纷,民警也能先期介入。

“兵哥工作室”线上指导、组织力量,民警、社区干部线下实体处置,真正实现主动“赶场”、精准“赶场”,把矛盾纠纷化解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快速响应,精准介入

矛盾纠纷“一站化解”

对于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兵哥工作室”坚持快速响应、精准介入的原则,会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针对一些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兵哥工作室”组建“攻坚小群”,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律师等调解高手加入,汇聚多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任老师和何老师持续大半年的邻里纠纷,正是这种联合调解“情法并用”的典型案例。

任老师和何老师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下的何老师喜欢安静,楼上的任老师家中有个刚上小学的小孙子,生性好动,每天放学后就回家拍球,球穿到桌椅下面后还得拖动家具,不时产生的噪声让对声音敏感的何老师非常难受。

每次何老师去反映后能“安静”几天,但毕竟小孩年龄小,平时家长不能随时提醒,很快小孩子故态复萌,导致两家经常因此事红脸,弄得很不愉快。

“兵哥”的徒弟、民警梁伟得知此事后,与同为“兵哥工作室”骨干的社区民警杨志坚紧密配合,二人与社区干部经过商量组织双方见面协调。开始二人态度非常强硬,都强调自己的不容易,都认为是对方无理取闹,面对民警的劝解也各不相让。

民警深入分析走访,寻找调解双方的突破口。

两位民警从当前小学教育热点等二人感兴趣的话题切入,逐步打破僵局,随着民警推心置腹的沟通,双方认识到各自言行中的不妥之处,也意识到楼上楼下“远亲不如近邻”的重要性。

调解过程中,民警邀请九龙坡区政协委员毛铁加入。毛铁善做群众工作,交谈中他主动为何老师介绍对象、给任老师的小孙子指导兴趣课程,用接地气的方式交朋友,与“兵哥”打好“配合”,情法并用,双方最终在民警见证下作出承诺,楼上的任老师确定好孩子参加球类活动的时间,同时用胶皮垫等将家具的支撑角包起来,尽量不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楼下的何老师也理解小学课业较多,主动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和方式,对小朋友不懂的学习问题进行讲解。之前双方水火不容,现在一下变成了融洽的良师益友。

梁伟介绍,为全量掌握矛盾、精准化解矛盾,他们采取大群+小群的工作模式:大群保证全量掌握信息,小群专门组建力量攻坚克难。他举例,对于拖欠工资的矛盾,“兵哥工作室”请来劳动仲裁员、律师等组成“攻坚小群”;对于家有叛逆小孩的家庭矛盾,则请来心理咨询师;对于邻里纠纷,社区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法律明白人则充当民警最得力的联调“搭子”。

多元参与,群策群力

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化解矛盾纠纷固然重要,但如何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同样不容忽视。

为此,“兵哥工作室”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注重发挥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切实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据统计,响应开展“赶场式”化解矛盾纠纷以来,仅2024年,“兵哥工作室”共联系策动党政干部、群防群治力量1100余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服务辖区群众近2000人,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9.2%。

“兵哥工作室”的带头人胡兵伟说,一开始的“兵哥战法”是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现在通过与更多民警辅警思维碰撞乃至是各界调解高手添砖加瓦,“战法”也不断升级。工作室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将“兵哥工作室”打造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长效赶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