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探寻基层治理密码(77)| 喝杯“盖碗茶”摆个“龙门阵” 矛盾纠纷大化小小化了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乔
    时间:2024-03-27 07:00

    “老潘,我以茶代酒,给你赔个不是!”“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请多包涵,以后继续合作!”……前不久,九龙坡法院白市驿法庭里,副庭长杨扬巧妙利用喝杯“盖碗茶”,摆个“龙门阵”方式,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

    ▲白市驿法庭依托“白·典”龙门阵机制调解一起矛盾纠纷。 通讯员 曾令波 摄

    这也是白市驿法庭依托“白·典”龙门阵调解特色品牌,成功化解的第1701件纠纷案。

    据了解,为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白市驿法庭坚持以传统文化赋能社会治理,结合辖区居民以喝“盖碗茶”摆“龙门阵”磋商议事这一人文特点,推动“白·典”龙门阵从摆摊普法向特色调解迭代升级。

    从单一取向到多元共融

    喝茶摆谈间矛盾轻松化解

    “创建这个品牌的初衷,是为了普法宣传,白谐音摆,典意指经典、法典、典型案例等。”说起“白·典”龙门阵品牌的由来,九龙坡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蒋陆军回忆说,该辖区群众喜欢坐茶馆、摆龙门阵,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才会效果好。

    为此,自2021年初创建以来,白市驿法庭依托“白·典”龙门阵,深入田间院坝、园区校区开展普法宣讲数十次,

    半年后,这个普法品牌,却因一起农民工欠薪案,升级了新功能。

    2021年6月,十几名民工心急火燎地跑到了九龙坡区巴福镇司法所,“同志,公司欠我们40多万,现在要搬家跑了,你们能不能帮帮忙?”原来,这十几名民工被用人单位拖欠了几年的工资,现在该单位即将搬迁,他们担心血汗钱再也要不回来。

    巴福镇司法所把情况通报给白市驿法庭,邀请法庭提前介入纠纷化解。

    “以喝茶、摆龙门阵方式普法,效果很好。如果用来调解案子,效果会怎样呢?”时任白市驿法庭庭长的蒋陆军想到这里,立即组织研判方案,并安排熟悉劳动争议纠纷领域的杨崛法官主办,携手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解纷力量共同参与。

    蒋陆军告诉记者,与以往不同,这次调解,摒弃了传统“和稀泥”和“机械调解”思维,在充分释法析理的基础上,以喝“盖碗茶”、摆“龙门阵”方式,组织纠纷双方摆诉求、摆难处、摆方案,以期实现说理调和化纠纷。

    “你们公司经营不景气,并非故意拖欠员工工资,这个大家能理解。但是农民工也不容易,换位思考一下嘛!”“既然公司答应分期履行了,我们也退一步,互谅互让好不好?”……杨崛法官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赢得了双方一致认可,十几名民工与用人单位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场申请了司法确认。

    就在这喝茶摆谈间,双方逐步朝理性解纷方向靠拢,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这是一次破冰之旅,效果很好,给了我们极大鼓舞,看来龙门阵里能摆政策法规,也能摆多元解纷。”蒋陆军说,喝茶聊天是朋友,“白·典”龙门阵品牌就是要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辖区居民以喝“盖碗茶”摆“龙门阵”磋商议事这一人文特点,引导矛盾各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友好协商、互谅互让,才能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

    坚持多元联动一起“摆”

    不断拓展纠纷联调“朋友圈”

    单枪匹马不可取,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才能奏响多元解纷这个协奏曲。

    几天前,高新区金凤镇“老杨群工”站,一起劳动争议纠纷就在联摆联调中成功化解。

    李先生因工伤赔偿与用工方交涉未果,一气之下把一纸诉状递到了白市驿法庭。

    为及时定分止争,减轻当事人诉累,白市驿法庭启动“白·典”龙门阵机制,把调解现场搬到了李先生家附近的金凤镇“老杨群工”站,并携手知名调解专员杨永根一起化解纠纷。

    ▲白市驿法庭干警依托“白·典”龙门阵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通讯员 曾令波 摄

    “不激动,先喝茶,慢慢摆。”白市驿法庭副庭长王凯端来几杯热茶,递到了双方当事人手里。

    话匣一打开,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自己的不满,现场火药味十足。王凯和杨永根一道认真倾听双方诉求,充分讲法律、摆道理,并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见缝插针地引导劝解。

    随着“龙门阵”不断摆开,天理国法人情也慢慢摆进了双方心里。两个小时后,双方的手握在了一起。

    白市驿法庭庭长邓晓光介绍,“白·典”龙门阵依托“一庭两所”“一街镇一法官”“代表委员联络站”等平台,汇集人民调解员、律师、代表委员等智慧,全力推动多元联动一起“摆”,一起“调”。

    目前,“白·典”龙门阵强化与派出所、司法所等重点单位协调联动,已构建起以法庭为中心,辐射辖区六镇6个联络站、57个村社联络点、69名便民诉讼联络员的解纷联摆联调“朋友圈”。

    “白·典”龙门阵+诉源治理中心

    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去年11月,九龙坡法院推动高新区首家诉源治理中心在走马古镇揭牌成立,助力当地构建起“调解组织—诉源治理中心—镇街部门—诉讼立案”四级解纷过滤网。当天,“白·典”龙门阵也以“龙门阵”工作站形式进驻。

    “‘白·典’龙门阵进驻后,将依托诉源治理中心,运用已有成功经验,全力做好一般纠纷调解工作,并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同时,帮助中心树立解纷权威。”蒋陆军介绍,具体来讲,对一般矛盾纠纷,由“龙门阵”工作站等进行调解;对重大复杂、群体性纠纷,提级到诉源治理中心九龙坡法院“九骏云助您”工作站调解;对仍无法化解的,升级到镇街区级部门联合研判、合力化解。

    同时,对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根据相关规定委派给诉源治理中心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法官团队对调解成功的纠纷进行司法确认,对无法成功化解的纠纷及时转入诉讼立案程序。

    揭牌当天,在前期努力的基础上,“龙门阵”工作站现场为170多名车主与汽车销售商之间的系列合同纠纷进行司法确认,标志着这一涉案金额近一亿元、引发多次上访的系列“骨头”纠纷案归于消弭。

    “诉源治理中心+‘白·典’龙门阵,这两个解纷品牌相互成就,实现共赢的有益探索。”邓晓光介绍,2023年,走马镇诉源治理中心所在街镇一审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调解成功率达90%,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传统文化搭台 社会治理唱戏

    “走马故事会,就是顶呱呱。今天摆一摆,隔壁老王家……”近日,走马古镇“民情茶馆”,白市驿法庭携手走马故事非遗传承人改编自离婚案件的曲艺故事精彩上演,台上艺人声音抑扬顿挫,表演妙趣横生,台下观众听着故事喝着茶,不时鼓掌叫好。

    据介绍,走马镇,历史上一度为交通要镇,来往客商歇脚茶馆客栈时,为了一解舟车劳顿,喜欢以“摆龙门阵”方式,分享旅途上的逸闻趣事,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走马故事。

    “‘枫桥经验’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为民情怀,要用好地方曲艺文化招牌,把法院真实案例改编为曲艺故事,携手讲好‘走马法治故事’,聚力打造有本土特色的‘曲艺枫桥’诉源治理品牌。”九龙坡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子伟说。

    传统文化搭台,社会治理唱戏。白市驿法庭邀请非遗传承人、乡贤耆老等担任“白·典”龙门阵特邀人民调解员,依托“黄堰茶馆”“民情茶馆”“老杨群工”等平台,进一步拓展普法宣传、化解纠纷新阵地,推动古驿道上传统文化焕发出社会治理新生机。

    据了解,2023年,白市驿法庭选取家事审判领域典型案件,携手民间艺人改编为曲艺故事5个,登台开讲15期,覆盖群众1100余人次。

    编辑:刘一叶     主编:余虎      审核: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