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热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邻里分歧如何解?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乔

2025-11-25 16:48

初冬的早晨,璧山区佳苑小区老楼房新装的电梯口居民进进出出,买早餐的阿姨、上学的孩子和遛弯儿的老人笑着互相打招呼。谁能想到,这部新装的电梯,曾让邻里反目、对簿公堂——一楼车库业主因电梯布局影响车辆出行,将审批部门诉至法院,纠纷拉锯三年有余。

事实上,佳苑小区的困境并非个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本是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却常因邻里意见分歧、电梯安装位置争议等问题陷入僵局,部分纠纷还升级为矛盾冲突乃至诉讼案件。

近年来,重庆多地通过司法调解、多部门联动、社区工作人员共情沟通等方式,逐一破解梗阻,不仅推动电梯落地,还修复了邻里关系,为老旧小区电梯改造提供了既“便民”又“睦邻”的可行路径。

法院+党政+社区”调解组解纠纷
打了3年的官司撤诉了,反目邻里重归于好

“杨法官,谢谢你们一次又一次的辛苦调解,不然这个电梯用不好!”近日,大足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杨灿回访璧山区佳苑小区,老居民拉着他的手说。望着曾引发激烈争执的电梯平稳运行,邻里间也重现往日和睦,他的心里格外踏实。

这场因“电梯纠纷”引发的拉锯战,始于2022年3月。建成近二十年的佳苑小区启动电梯加装工程,本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却因一楼车库业主张利勇(化名)不同意而陷入僵局。

“电梯井侧对我家车库出口,车辆进出肯定要受影响!”尽管相关部门审查认定,这个加装电梯的方案合规,但张利勇心里的疙瘩始终未解。

2023年9月,在电梯施工期间,张利勇坚持认为加装电梯将影响自己车辆通行,且安装程序未充分征求其意见,一纸诉状将审批部门告上法庭。

案件在一审、二审期间,电梯已完成施工。最终,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行政审批部门作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行为违法。今年5月,张利勇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坚持要求行政机关赔偿其损失。

官司一轮接一轮,纠纷迟迟未化解。这栋楼以前和睦的邻居,因为加装电梯,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案件进入行政赔偿诉讼阶段后,上级法院指定由大足区人民法院审理。“如果一纸判决能解决问题,当事人也不会一诉再诉。”承办法官在阅卷后敏锐意识到,必须找到更深层次的化解之道。

恰巧彼时,大足区人民法院针对行政纠纷跨地域、案件类型交叉、解纷需求多元等特点,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依托“时刻先锋·足法升辉”党建品牌,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构建起多元解纷链条。

为化解张利勇心底的疙瘩,法庭党支部联合案件所在地法院、属地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组建“法院+党政+社区”专项调解组。

▲大足法院法官现场察看电梯对车库的影响。受访者供图

调解组第一次上门时,对加装电梯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情绪激动。“我不是非要补偿,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张利勇坦言内心真实想法。楼上的业主们也满腹委屈:“我们不是没谈过补偿,但他的要求实在难以接受。”

经过深入沟通,调解组发现:经济补偿并非核心问题,张利勇真正渴望的是被尊重,而楼上业主则因漫长的诉讼而心灰意冷。

修复破损的邻里关系,才是破局的关键!找准症结后,调解组开始分头行动。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找相关居民拉家常;法官在法理情之间耐心和张利勇沟通;街道干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

“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邻里和睦最重要。”

“加装电梯是惠民工程,但低层业主的权益也要充分尊重。”

……

推心置腹的交流,渐渐融化了对峙双方心中的坚冰。

今年9月1日,在最后一次协调会上,各方代表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坦诚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张利勇谅解并撤回起诉,行政审批部门与其他业主共同补偿其6000元,相关部门承诺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小区后续管理。潜在的民事纠纷也一并得到化解。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已成功化解各种纠纷600余件。

《禁止令》前置+府院联动+强制执行
加装电梯既带来了便利,又带动了邻里和谐

“盼了这么多年的电梯,终于安装好了!”近日,云阳县大雁社区茂尔市场小区新装电梯安静运行,居民们轻松实现“一键到家”。而数月前,这部电梯还因低层住户异议与隔壁小区400多户业主集体反对,陷入长达三年的僵局。

茂尔市场小区是一栋8层老旧住宅,楼内老年居民众多,爬楼出行困难。2021年9月,高层业主联合申请加装电梯,2023年5月获批施工。

“没想到的是,我们小区安装电梯,难关竟是隔壁小区的阻拦。”茂尔市场小区业主代表曾先生说,他们小区和隔壁小区挨得近,装电梯需占用一小部分通道,隔壁小区居民出门、摩托车和清运垃圾车出入,恰好都需要走这条道。

“共用通道就几米宽,电梯井占1米,以后消防车怎么进?”

“我们小区每天都有垃圾清运车,怎么过得去?”

……

施工队刚进场,相邻小区业主们就以“占用公共通道”“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多次围堵施工,导致工程全面暂停。

很快,这场纠纷成为两个小区、近百户居民的群体性矛盾,社区工作人员出面十余次协调均告失败。

面对僵局,2023年11月,云阳县人民法院在施工现场及两小区张贴《禁止令》,明确阻挠施工将依法追责。同时,《禁止令》尾部附有“释法明理”柔性劝导,以“远亲不如近邻”温情话语化解对抗情绪,为调解留出空间。

为化解这场纠纷,云阳县人民法院还同步启动“1+N”多部门联动机制,整合政协、住建、消防等多方力量,靶向破解各类顾虑。

经过6次现场勘察,会同住建委、规自局及设计公司优化施工方案;12轮座谈调解,联动街道、社区协调相邻小区通行问题,做通低层住户思想工作;3次协调会议完善执行预案,明确法院、公安、住建、街道等部门职责,安排社区网格员摸排诉求,邀请人大代表、检察院工作人员现场监督。

“通道原宽度为4.5米,加装电梯后仍保留2.5米以上,完全满足消防和日常通行需求。”不仅如此,施工现场还特意组织“实景演示”,由施工人员清晰标示电梯位置,消防部门现场测量并公布结果。直观的呈现与权威数据,让隔壁小区业主转变了态度。

在现场,执行干警们耐心倾听居民的顾虑,解答有关电梯噪音、维护、检修等具体问题,渐渐解开了反对者的心结。

今年5月1日,电梯正式安装完成并投用。顶层住户张阿姨激动不已:“终于不用爬楼了,楼内楼外邻居都和和气气,这才是民生工程该有的样子!”

▲电梯投入使用后,云阳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进行案件回访,与小区居民一同乘坐电梯。受访者供图

这起典型的“邻避”纠纷,在云阳法院“《禁止令》前置+府院联动+强制执行”机制下成功化解,也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新解法。

从“爬楼难”到“一键直达”,加装电梯的每一步推进,都是“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据统计,截至目前,云阳法院通过该创新机制,已成功化解6起电梯加装纠纷,让老旧小区改造既改出便利,更改出和谐温度。

社区人员“情感沟通+技术讲解”
让“坚决反对者”转变为“主动支持者”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冬日的阳光照进和雅小居院子,居民方陆一买完菜回来,径直走进单元门口的电梯。按下8楼按键,不到半分钟就到家门口。这样的便利,在一年前还难以想象。

▲和雅小居的三部电梯。受访者供图

和雅小居原为供销社集资房,已经有20多年历史。4个单元共94户居民,其中不少是老年人。8层楼的楼梯房,没有电梯,每天上下楼成了大家的难题。

“大家年纪都七八十岁了,我觉得还是要像别的小区那样安个电梯。”

“说得轻巧!谁出钱?安到哪里?这个烂楼房经得起改造吗?”

……

2019年夏天,一次小院凉厅内的午后闲谈,经常在一起下棋的邻居为是否加装电梯问题发生了争吵,小区居民方陆一站在了反对的一方。

老年人爬高楼苦不堪言,“电梯梦”也越来越强烈。2020年初,和雅小居业主刘道富、张文远、黄承洋、程建超等组成了志愿者队伍,向社区递交了“请愿书”。

在社区的帮助和协调下,他们了解政策和申请流程,对接加装电梯公司,并发动居民参与电梯加装。

2022年5月,和雅小居电梯加装工作推进到关键时刻,方陆一却坚决不同意。

邻居刘道富上门沟通多次,连门都没能进。“老方的态度很坚决,这事眼看就要‘卡’在这里了。”

“我来做方老师的思想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邢家桥社区工作人员曾余梅接过了这个难题。

“一开始我给他发短信、微信,他都不回,我上门沟通也吃闭门羹。”曾余梅说,她没有气馁,她不停找机会接触方陆一,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他的真实顾虑。通过多次沟通,她了解到,方陆一之所以坚决反对加装电梯,还是担心施工会给楼房带来安全问题。为打消方陆一的顾虑,她带着检测报告和施工方案上门,和施工方技术人员一起详细向他解释电梯井如何与原有建筑科学衔接,讲解加装电梯不会影响原建筑的结构安全。为了让老方彻底放心,她还邀请他一起去已装电梯的小区实地考察。

2022年6月的一天,方陆一主动来到社区办公室,在电梯加装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想通其实就在一瞬间。”方陆一说:“社区和施工方的讲解打消了我的顾虑,邻居们也真诚地和我沟通,我意识到安装电梯利大于弊,便没有理由再反对了。”

签字后,历时三年的电梯加装工程,终于扫清了最后障碍。最终,政府出资38.5%、居民自掏腰包61.5%,这个老小区终于装上了电梯,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别提多开心了。

从坚决反对到主动支持,方陆一态度的转变,正是社区细致工作、共情沟通发挥作用的生动缩影。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说:“民生工程就是要用千言万语、千方百计争取群众理解。当居民从‘要我装’变成‘我要装’,工作就真正做到了家。”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