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重庆检察用公益诉讼实践守护生物多样美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郭晓静 张莎
    时间:2024-05-21 16:14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连日来,重庆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开展了案件类型丰富、保护对象多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实践。

    嘴馋狩猎“三有”动物

    这场庭审搬到自然博物馆

    5月21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一起涉嫌非法狩猎案以“巡回法庭”形式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公开开庭审理。合川区检察院、渝北区法院结合庭审开展“三有”保护动物科普和法律宣传,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普法课堂”搬进博物馆。

    ▲5月21日,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巡回法庭”,合川区检察院检察官宣读起诉书。合川区检察院供图

    这是一起什么案件?

    2023年5月,被告人胡某等三人为满足口腹之欲,在未取得狩猎证,明知禁猎区、禁猎期禁止狩猎的情况下,驾驶汽车进入合川区某镇山林,利用气枪等禁猎工具非法狩猎野生鸟类,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

    经鉴定,三人猎获的珠颈斑鸠、灰胸竹鸡、雉鸡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动物,造成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共计8400余元。去年12月,合川区检察院联合相关行政机关就该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开展磋商。

    庭审现场,三名被告当庭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并愿意承担因非法狩猎行为导致的野生动物资源生态损害。

    “由于斑鸠、野鸡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过常见,人们会误以为,也就是普通鸟类。其实不然!”宣判后,检察官趁机普法。他们告诉市民,大家较为熟悉的斑鸠、麻雀、野鸡、青蛙、各种蛇类等都属于“三有”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的维持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被告人非法狩猎的行为,对野生动物种群资源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

    “管住手、管住嘴!今天的庭审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现场市民纷纷表示,会依法举报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拔除生态“害草”

    普法宣传课堂开进重庆动物园

    “大家看这张图,外来入侵植物落葵薯在短时间内长满了道路两岸,原有植物的生长空间已被侵占,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这些‘害草’,将会严重破坏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5月19日,九龙坡区检察院协同区生态环境局、农工党九龙坡区委会、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在重庆动物园联合举办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普法宣传活动。

    ▲5月19日,九龙坡区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在重庆动物园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普法宣传活动。九龙坡区检察院供图

    这次普法源于九龙坡区检察院近日办理的一起公益诉讼案。

    “龙凤溪附近好像有大量疑似落葵薯的外来入侵物种在寄居繁殖。”2023年12月,九龙坡区检察院“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收到这样一条公益诉讼线索。

    落葵薯原产于南美洲,其生长速度惊人且极易扩散蔓延,进而严重危害本土植物,破坏生态环境。

    收到线索后,检察官立即前往现场调查,发现线索情况属实,整治迫在眉睫。

    今年1月2日,九龙坡区检察院正式立案。6天后,为推动诉源治理,该院与相关单位开展诉前磋商,因地制宜为清理落葵薯“量身”打造了整治方案。5月,涉案地约4000平方米范围的落葵薯被集中清理。

    解救笼中之鸟

    四面山金佛山迎来现场普法

    江津区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渝川黔三省交界,这里林间疏影,碧水清波,上千种野生动植物在此生长。5月20日,江津区检察院与区林业局、区法院等单位在四面山景区联合开展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普法活动正在进行。

    ▲5月20日,江津区检察院联合区林业局等单位在江津区四面山镇燕子村开展“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主题普法活动。江津区检察院供图

    这场普法活动源于江津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因喜爱画眉鸟悦耳的“歌声”,在江津务工的张某等4人利用空闲时间多次在四面山区域内,安装捕鸟网和电子诱捕器,捕获野生画眉鸟共23只。

    经鉴定,被捕获的画眉鸟均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价值11.5万元。案发后,这些画眉鸟被全部放生。今年1月,4人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刑。

    近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也迎来一场由市检察院三分院世界自然遗产检察公益保护办公室、南川区检察院和当地公安局、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

    2023年3月,三分院世界自然遗产检察公益保护办公室检察官接到村民举报:有人半夜抓鸟!

    几天后,杨某等三人在保护区山林内非法狩猎的画面被公安机关监测系统拍到。

    鉴于三人所捕获的19只画眉鸟已经收容救助回归自然,未造成鸟类死亡,对生态造成的影响较小,三人积极主动认罪认罚,并表示愿意作为护林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经公开听证后,南川区检察院依法对三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如今,三人不仅加入民间志愿护鸟队当上了护林人,更在重庆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协助工作人员开展收容喂养。

    “画眉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鸟类之一,是人类的朋友,也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察机关的司法守护下,画眉鸟又能安然悠闲地在绿水青山中引吭高歌。

    多方协作共治 长江边的“植物杀手”消失了

    5月21日,巴南区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们来到辖区鱼洞街道车渡码头附近开展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时,有着“植物杀手”之称的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已经不见踪迹。

    “鱼洞街道车渡码头附近长江干流滩涂内,生长有大量疑似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今年3月,巴南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线索。

    紫茎泽兰又被称为“破坏草”,会快速抢夺周边植物生存环境,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是国家重点管理防范的外来入侵物种。

    “该区域紫茎泽兰生长密集,沿长江干流滩涂成片状分布,入侵面积已达17500余平方米,极易随江水流进下游,进而危害下游地区生物多样性。”承办检察官刘海洋介绍。

    4月9日,巴南区检察院组织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召开公开听证会,并分别向两家行政机关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行政机关组织50余名工人对涉及区域内17500余平方米土地上的紫茎泽兰进行拔除、焚烧集中处理。为实现溯源治理,巴南区启动动态监测机制,对辖区外来入侵物种实行零报告制度,要求各村居每月25日上报普查结果,进一步健全辖区外来入侵物种整治工作长效常治保护机制。

    追根溯源促治理

    百年古树焕发生机

    “历经一年多‘休养生息’,你看这棵黄杨古树现在长得多壮实!”5月17日,重庆市人大代表、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党支部副书记夏国勇看到郁郁葱葱的生态修复林,直感叹“多亏了检察院!”

    “川渝两地被盗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珍贵濒危树木等野生植物748株,其中树龄超百年的黄杨古树有14株,非法获利100余万元。”两年前,公安机关抓获一个盗伐、运输、贩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贵野生植物的犯罪团伙。巫溪县检察院随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发现该团伙分别在重庆市巫溪县及四川省盐源县等地盗挖黄杨树、红豆杉、金弹子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重庆市检察院和四川省检察院联合挂牌督办此案。2023年11月,法院正式宣判,支持检察机关全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

    类似的事在綦江区也有发生。

    2022年2月,綦江区打通镇的王某发现赵某家后面有一棵红豆杉,便想砍伐用来熏腊肉。两人协商后,赵某同意将红豆杉树以1700元的价格卖给王某,后请人将树砍伐。

    经鉴定,被砍伐的红豆杉植株地径50厘米,测算树龄260余年,二人的非法采伐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价值总计34860元。

    检察机关对赵某、王某涉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向法院提起诉讼。2023年,该案在涉案红豆杉树桩旁公开审理,两人当庭表示认罪认罚,愿意公开道歉并缴纳生态修复费,由綦江区林业局代为恢复。今年5月21日,綦江区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对办理的红豆杉被砍伐案进行“回头看”,发现相关部门对珍贵树木实行建档保护,挂牌管理,野生红豆杉也有了“身份证”,红豆杉的保护得到了明显改善。

    “古树名木是记录地球生态变迁的活文物。检察机关守护公共利益,不仅要惩治犯罪,更要运用公益诉讼职能让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巫溪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巫溪是重庆市森林资源大县,检察机关将持续落实林业生态保护检林联防机制,下一步将在阴条岭自然保护区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

    今年3月,綦江区检察院、綦江区林业局也与贵州省习水县检察院、习水县林业局联合签发《关于建立大娄山野生动植物资源协同保护机制的意见》,探索建立大娄山野生动植物资源库,建立跨区域生态修复基地,共享司法鉴定资源、生态环境专家库。

    编辑:刘一叶     主编:余虎      审核: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