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 打造增长极·2024回眸|川渝携手奋进 “双圈”再谱新篇
2024-12-30 06:30
“起飞!”12月25日,重庆至广安,川渝首条红色旅游载人低空线路开通;
12月12日,川渝两地联合宣布,2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全部达标;
12月1日,成渝中线重庆段最长桥梁——淮远河双线特大桥完成连续梁合龙,未来,成都到重庆的高铁车程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
……
岁末年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捷报频传。一张张亮丽的“成绩单”,标记着2024年川渝协同奋进的轨迹。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五年,川渝乘风破浪、携手前行,前三季度,两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9万亿元、同比增长5.5%;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分别比全国、西部地区高0.8个、0.7个百分点,推进“双圈”建设积厚成势。
▲2024年12月25日,重庆至广安红色旅游低空线路成功首飞。特约摄影 孙凯芳 摄
11月28日,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川渝联合发布200个项目,投资超1.1万亿元。
同心致远、向新而行,如此大规模的推介会折射出双城经济圈产业生态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持续整合特色资源,推动区域发展能级加速提升。
从经济格局来看,川渝区域协同发展呈现新气象:
“双核”能级不断提升,前三季度,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市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万亿元、1.67万亿元;
成渝中部加快崛起,川中丘陵地区四市加速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川渝万达开统筹发展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川南渝西地区建立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制;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一体推进,重庆推进“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和“强村富民”综合改革,铜梁建设“巴岳农庄”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四川深化县乡村“多规合一”,“川善治”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投入使用。
从经济载体来看,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新融合。一组数字可窥见一斑:
川渝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三成,1—11月,两省市电子信息产值规模占全国10.9%;
成渝地区培育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地图发布,两省市装备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超4100家;
高水平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加速构建,汇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超1600家,“川渝造”氢能重卡进入商用阶段;
▲2024年4月12日,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首班用氢燃料重卡作为运输车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通关后驶离。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不断崛起,汇聚生物医药企业6700余家,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成功纳入新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双城经济圈内各城市间网络传输时延低于5毫秒,成渝数据中心集群间“一跳直达”直连网络互联带宽达到4400G;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前三季度,两地银行业为共建项目授信超万亿元,双城绿色金融项目库累计投放贷款总额超2600亿元。
从经济动能来看,科技协同创新激发新活力。
重大创新平台加速聚集,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26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3家,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展顺利;
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转化,新实施川渝科技合作项目97项,建成国省级技术转移机构114个,1—11月两省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2877亿元、增长26%;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两省市完成成果分割确权2798项,孵化企业773家,整合共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台(套),汇聚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突破1100亿元。
7月29日和31日,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关于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分别在四川、重庆两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表决通过。
这意味着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取得了行政主体资格和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也标志着川渝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这是川渝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联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两地联手推出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通束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纵深推进,川渝共同编制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指导毗邻功能平台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完善两省市产业协同和联合招商制度,推动川渝3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共商项目、共享成果;推进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统一部分政策执行口径、征管服务措施。
区域市场一体化有序推进,川渝深化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开展经营主体跨区域“云迁移”登记试点工作;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协作机制,5个地市(区县)率先实现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交叉互评、结果互认;区域市场一体化17条经验做法获国家推广。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川渝联合发布第四批51项通办事项清单,实现跨区域诉讼服务一体通办,试点建立“飞地司法”模式,前三季度川渝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6%、7%。
作为内陆地区的开放前沿,今年以来,川渝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024年12月26日,成都国际铁路港内,一辆辆卡车来回穿梭,一众集装箱堆放如小山丘。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通道综合效应不断凸显,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2万列,货物品类涵盖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等数十个大类1160种;截至11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6个国家及地区548个港口;
开放平台能级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深化改革创新行动,共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国家级高新区12个、综合保税区12个,已获批驻渝驻蓉外国领事机构分别达15家、23家。
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交通强国试点项目,获得交通运输部验收批复,一张通达便捷的“路网”在巴蜀大地全面铺陈开来。
不只是一张“路网”,今年以来,川渝两地围绕共赴“双城生活”,紧盯交通畅达、民生保障、生态共护、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
交通内畅外联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加速。
重庆江北机场第四跑道建成投用,双流机场飞行区改造首批工程通过验收,前三季度重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突破1.24亿人次;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通车,市域(郊)铁路璧铜线等建成投运,开江至梁平高速公路、高竹新区南北大道通车,川渝间全线建成通车高速公路达16条;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通航,开行“川渝沪”集装箱班轮快线、泸州至东盟铁海联运班列,首发开行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列车。
▲2024年12月26日,重庆江北机场,东方航空公司C919飞机执飞的MU5428航班在新建的第四跑道首航起飞。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燃气、电力、水利等资源供给不断夯实,民生保障更有温度、更见实效。
今年以来,川渝地区天然气千亿立方米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西南地区百亿立方米地下储气群初步成形;綦江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甘孜—天府南—铜梁建成;渝南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前期有序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向家坝灌区一期等加快建设。
▲2024年12月28日,铜梁区少云镇,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绿水青山颜值更高,美丽川渝建设展现开一幅新画卷。
今年以来,川渝“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新实施营造林超200万亩,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30平方公里;长江干流川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建设“无废”工厂、医院、小区等“无废城市细胞”近5000个;累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1292家、绿色工业园区122家,两省市碳市场累计成交近9000万吨。
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迈出新步伐,惠及千家万户。
今年,川渝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联手打造“智汇巴蜀”“才兴川渝”“大创慧谷”等川渝人力资源服务品牌,联合发布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住房保障合作纵深推进,推动跨省域异地购房提取和贷款享受同城待遇,1—11月,川渝间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2.25万人次,发放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10.76亿元;医疗养老资源便捷共享,超2300家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互认,川渝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6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先试点全域跨省(市)社银合作新机制,社保、工商银行共建合作网点1028个,实现地域全覆盖;教育文化体育深入协作,川渝高校65个优势学科结对共建“双一流”学科,川渝174家公共图书馆开通社保卡随借随还,联合推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个。
今年前三季度
川渝两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9万亿元,同比增长5.5%
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川渝整合共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台(套),汇聚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
●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2万列;截至11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6个国家及地区548个港口
●川渝共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国家级高新区12个、综合保税区12个
●川渝高校65个优势学科结对共建“双一流”学科;超2300家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互认,川渝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6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