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丨200吨→7500吨 三峡库区柑橘年出口量为何10年提升30多倍
2024-12-28 17:07
近日,15吨奉节脐橙经重庆海关所属万州海关查验合格后顺利装车发往毛里求斯,这标志着今年三峡库区柑橘出口正式拉开了大幕。
▲2024年12月,15吨奉节脐橙经重庆海关所属万州海关查验合格后顺利装车发往毛里求斯。
柑橘是重庆出口农产品中的代表。早在10年前,三峡库区就开始进行柑橘出口,但当时出口量小,一年仅有200吨。
2014年起,万州海关坚持聚焦三峡库区柑橘“走出去”需求,不断创新监管服务,帮助三峡库区柑橘提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持续助力三峡库区柑橘扩大出口。10年过去,三峡库区柑橘年出口量已达到7500吨,比10年前提升了30多倍,为柑橘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源源不断注入动力。
这是如何做到的?
十年时间 从“种在田头”到“卖向全球”
时间回到2014年的12月。当时,万州区一个装有25吨古红橘的集装箱,经万州海关查验铅封后,被大卡车连夜运往深圳,经深圳出口到马来西亚。
这是重庆柑橘出口“零”的突破。
▲2014年12月,万州海关对首批出口万州古红橘开展监管,标志着重庆柑橘实现直接出口“零”的突破。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出口量不大,但这为我市柑橘直接出口开了好头,它不仅增强了渝东北奉节、云阳、开州等柑橘生产大县外销信心,也让奉节脐橙、开州春橙等“摩拳擦掌”,准备跟随万州古红橘的出口“路线图”,实现直接出口。
随后十年,万州海关大力支持扩大三峡库区特色农食产品出口,坚持送政策上门,加大海关资质备案政策宣讲,帮助“奉节脐橙”“开州春橙”“忠县忠橙”“巫山恋橙”等符合条件果园快速获批;坚持以“体系”管“质量”,指导橘农严格做好农用化学品使用、果实采摘、加工存储等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帮助有意向的柑橘企业勇闯国际市场;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指导企业有效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
从“种在田头”到“卖向全球”,如今三峡库区的“奉节脐橙”已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忠县柑橘”等4种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价值累计超300亿元。目前三峡库区出境水果果园备案面积超3.1万亩,备案品种超30种,年自营出口量超7500吨,远销马来西亚、泰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12月12日,亚洲最大柑橘分拣车间——重庆(忠县)现代农业柑橘产业园柑橘分拣车间正式投用。重庆日报资料图
忠县柑橘 从5元/公斤到18元/公斤
以前,柑橘行情好,却由于种植量少、天气灾害等原因,导致农户没果子卖“减产愁”。近年来,在各方的支持和帮扶下,随着橘园、橘农越来越多,又出现国内柑橘供大于求,价格越来越低,果子滞销的“丰收愁”。
低价滞销使得橘农们开始对橘园疏于管理,柑橘品质难以保证,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乡村要振兴,果农要增收,果子要卖得出去,必须跟着国际国内市场形势走,统筹和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万州海关副关长吴晓放看来,要想让柑橘这个优势产业在三峡库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柑橘出口外销是破解问题的关键一招。“柑橘扩大出口外销,不仅可以化解国内柑橘市场供需矛盾,提高国内柑橘内销价格,还可以通过外销增加柑橘附加值,提升橘农收入,一箭多雕,一举多得。”
基于此,万州海关聚焦三峡库区农食产品结构特点,实施“农行万里 海关护航”系列专项行动,以强化资质培育、支持质量体系建设等24条具体措施精准施策;积极联合农委、商务委等部门,争取出口奖励补贴等政策;推行“首次护航”模式,对新增出口品种、新增出口国家等首次出口,实施“出口培训培育+技贸技术帮扶+四个优先便利通关”组合式服务,助力企业顺利出口。
重庆忠县的春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个例子。从2019年起,该企业相继通过了出境水果果园、出境水果包装厂、进出口收发货人三个资质的认证。“以前我们的果子在田里最多只能卖到5元/公斤。通过取得了这三个资质,我们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积极拓销路、找合作,让忠县柑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该公司总经理秦桂林说,“现在我们直接出口,出口前的准备全部在忠县当地进行,带动数万农民直接进入加工、包装、运输等产业链环节。忠县柑橘经过这些环节,相关产业产值累计增至每公斤18元左右,相当于每公斤13元的劳动价值‘留’在了忠县。”忠县柑橘的出口,直接带动了当地5000多户农民增收,年均增收约3万元/户。
“我们家两代人都是种柑橘的,以前是自己种自己吃,现在柑橘成了我们致富的‘金果果’。”站在自家的柑橘园里,忠县石宝镇的果农江云眼中满是自豪。
万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精准高效对接柑橘出口需求,深入田间地头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通过不断提高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全力帮助助推三峡库区柑橘拓宽国际市场,让三峡库区柑橘卖得更远、卖得更好。
▲2024年12月12日,巫山县三溪乡三溪村,村民正在搬运采摘好的橘柚。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产业转型 从鲜果到农副加工品
在开州,有家名为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去年,该企业生产的浓缩橙汁出口量猛增至上千吨。
原来,因为病害等原因,巴西、俄罗斯等地的橙汁减产,庞大的市场需求,让不少国外的客户开始把目光瞄准了中国,重庆作为柑橘主产区之一,自然也引来不少客户找上门。
“国内做浓缩橙汁的企业并不多。”天邦食品副总经理陈和英介绍,因为具备柑橘加工的技术优势,公司去年顺利拿到了很多出口订单。这其实为三峡库区的柑橘未来出口提供了一个启示:向农产品加工赛道拓展。
去年,重庆部署“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纳入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
从一颗柑橘到一杯浓缩橙汁,一方面促进了重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出口农副加工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
这一点上,重庆的柠檬产业做了“榜样”——柠檬皮,通过针刺后,可提炼精油;削皮后的柠檬果肉可榨汁;果渣可加工成为果酱;果核可以提取具有防癌功效的柠檬苦素,制成保健品。
全市柠檬出口龙头企业汇达柠檬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加工,一颗柠檬,全身上下没有一点浪费,全部被“吃干榨净”。如今汇达柠檬已开发出柠檬饮料、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4大类、300余种柠檬产品。
“农产品深加工出口,是我们后续工作的重点之一。”李开银说,下一步,万州海关将按照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部署,对渝东北各区县农食产品加工方向进行研判,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市商务委外贸促进处处长刘侃介绍,今年上半年,重庆水果出口登记基地有34家,重庆正在引导这些企业聚焦精深加工,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让这些农产品外向型企业通过现代化生产参与国际竞争中,带动农产品出口贸易、物流等上中下游产业加速构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