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你贪的这点外卖便宜,最后谁来买单?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吴刚

2025-07-13 20:08

最近点外卖,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手机里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的好日子。各种大额红包、特价套餐层出不穷,一顿饭算下来,比自己去菜市场买菜做饭还便宜。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说:“薅羊毛的机会又来了!”

多么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正是外卖补贴大战的硝烟味。看着账户里省下的真金白银,我们消费者心里自然是开心。但高兴之余,一个老问题也悄悄浮上心头:这顿看似免费的午餐,真的能一直吃下去吗?它背后,我们又付出了什么看不见的代价?

咱们老百姓都懂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开门做生意,总不能一直赔本赚吆喝。

这背后是一套在商业世界里演了上百年的“老剧本”。简单来说,就是烧钱换市场。

作为消费者,我们短期内是受益者,这是事实。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等到战场上只剩下一两家巨头的时候,整个链条上的人,可能都将成输家。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市场从百花齐放打成寸草不生吗?

当然不。市场经济是好东西,它鼓励竞争,提高效率。但它也有自身的弊端,就像一匹烈马,需要缰绳来驾驭。这根缰绳,就是政府的监管。

我们不需要一个禁止竞争的市场,但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监管的角色,就像一场足球比赛里的裁判。裁判的目的不是让比赛停下来,而是确保双方都在规则内踢球,不能有恶意犯规,不能把对手往废了踢。

据笔者了解,对于新一轮的补贴大战,监管部门并不是没有动作。只是这一次,他们可能更多地采用了吹哨提醒的方式,比如约谈平台,进行行政指导。这种柔性的方式,就像是裁判把犯规的球员叫到一边,低声警告一番,给个改过的机会。这是一种更灵活、更具弹性的常态化监管,目的是在问题变大之前就把它解决掉,防止市场失控。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要变得更聪明一些。在享受补贴带来的实惠时,心里也要有一杆秤。我们可以用脚投票,支持那些规则更公平、对商家和骑手更友善的平台。我们也要明白,一个健康的市场,绝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一个能让消费者、商家、骑手和平台都能共存共荣、良性发展的生态。

补贴大战的硝烟终将散去。我们期待的,不是一个靠烧钱堆出来的虚假繁荣,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让每一份努力都得到尊重,让每一笔消费都物有所值的真正健康的市场。这顿饭,我们才吃得安心、吃得长久。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