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重庆押注AI智能体,底气从何而来?
2025-07-01 11:35
6月30日,市长胡衡华在两江新区调研软信产业发展时强调,迭代升级“满天星”行动计划,要把发展AI智能体作为主攻方向。AI智能体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最受瞩目的发展方向,被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皇冠明珠”。
在全国众多城市竞逐AI的浪潮中,重庆的底气从何而来?笔者通过梳理发现,这并非一时兴起的技术跟风。透过纷繁的信息,一盘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的深远棋局,其实早已铺开。笔者认为,重庆摘取AI智能体这颗前沿果实,至少是基于五重深思熟虑的考量。
第一重,是能源基石,奠定长远发展的战略信心。现代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是建立在可靠的能源供应之上的。今年6月,疆电入渝工程正式投产,这条清洁能源大动脉为重庆这座制造业重镇注入了长期的、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动力。
表面看,这些电能将融入城市大电网,服务于千行百业,与AI并无直接捆绑。但其战略意义在于,它解决了城市产业升级最根本的能源焦虑,让决策者能够心无旁骛地去规划那些高耗能的未来产业。更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工程的成功,验证了疆渝跨区域资源协同模式的可行性,为后续更大胆的战略构想提供了信心。
第二重考量,是算力引擎,打造AI产业的核心成本优势。如果说疆电入渝解决了信心问题,那么疆算入渝,则精准地解决了AI产业的核心成本问题。AI的研发与运行是名副其实的算力吞噬巨兽,而算力的成本主要来自电费。
重庆并未选择将宝贵的绿电长途输送至本地,再用来驱动高成本的数据中心,而是采取了更高维度的策略:瓦特换比特。即利用新疆的绿电和气候优势,在能源产地直接建设大规模、低成本的算力工厂,将电能就地转化为算力,再通过高速光纤网络,将算力服务这一轻便的数字产品高效交付给重庆的用户。
这一布局堪称神来之笔。它为重庆发展AI产业,构建了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低成本优势。这个强大的算力引擎,是重庆敢于主攻AI智能体最硬核、最直接的“弹药库”。
第三重考量,是王牌载体,锚定智能网联汽车的终极应用。任何技术的价值最终都要通过应用来体现。重庆的底气,来自于它为AI智能体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王牌载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重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镇。而一辆高度智能化的汽车,其本质就是一个在物理世界中运行的、极其复杂的AI智能体。它需要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并采取行动。重庆发展AI智能体,目标无比清晰:为本地支柱产业装上一个强大的AI大脑。
这种以硬带软、软硬结合的模式,形成了一个产业闭环:重庆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为AI智能体技术提供了最迫切、最广阔的需求;而AI智能体的研发,又直接反哺和提升了“重庆造”汽车的核心竞争力。“疆算入渝”的海量算力,则恰好能满足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等天文数字级的计算需求。
第四重考量,是广阔市场,立足制造业集群的转型需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涵盖电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众多领域,这本身就是一个等待AI智能体去改造和赋能的巨大市场。
在传统的生产线上,AI智能体可以化身为“数字工长”,实时监控设备、优化流程、预警风险;在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中,智能体可以自主完成调度、比价和订单处理。对重庆而言,发展AI智能体不仅是培育一个新兴产业,更是要打造一个强大的赋能工具,用以全面提升其庞大制造业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是AI技术最肥沃的试验田。
第五重考量,是战略枢纽,瞄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数字心脏”。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营组织中心,重庆的独特区位决定了它必须处理海量的、跨国界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管理如此复杂的系统,非AI智能体莫属。
可以预见,重庆发展AI智能体的终极目标之一,是打造一个能够调度、优化整个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超级大脑。它将利用疆算入渝的算力,为这条国际大走廊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从一个单纯的物理枢纽,升级为一个输出智慧和规则的“数字心脏”。
总之,从能源基石到算力引擎,再到王牌载体、广阔市场和战略枢纽,重庆的AI布局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这不是一次追赶潮流的仓促决策,而是一盘深谋远虑、落子精准的大棋。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