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渝厦高铁还有5年全线贯通,但金佛山的准备要从今天开始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吴刚

2025-06-29 18:24

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对内对外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通道的建设或重大基础设施的改善。这几天,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开通,这条线路的长赣段的开工也箭在弦上,预计5年内全线贯通。

乘着通道建设的东风,重庆生产力布局该如何调整,产业经济该如何提档升级,需要结合实际,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从中抽离出一般性规律,再推而广之。

今天,我们来谈谈南川金佛山旅游。上面说了,渝厦高铁5年内有望贯通,消费力更为雄厚的华东地区,将成为包括金佛山在内的重庆景区重要客源地。5年时间,看似充裕,实则是金佛山旅游发展最宝贵的战略准备期。如果等到通车汽笛拉响才着手应对,恐怕只能眼看滚滚客流变成过路财神。

笔者认为,金佛山的准备,必须从今天开始。因为市场竞争的本质是心智的占领,而非物理的到达。

就华东游客而言,金佛山未来的竞争对手不是别处,正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黄山、庐山、武夷山等名山。这些景区在华东市场的品牌认知、文化积淀和旅游配套上,早已根深蒂固。对于一个相对陌生的金佛山,想从这个成熟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当然不易。

高铁缩短的是时空距离,但缩短不了游客的心理距离。品牌的建立、口碑的发酵、旅游产品的迭代,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培育。如果等到通车前再临阵磨枪,仓促推出的宣传很可能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无法在游客心中形成一个清晰而独特的印象。等到游客们乘着高铁呼啸而至,我们若只能提供与他们预期不符的产品和服务,那么第一次接触很可能就变成最后一次,高铁带来的流量红利也将迅速流失。因此,这5年,是金佛山完成从山川资源到旅游产品,再到市场品牌蜕变的关键窗口期。

如何准备?笔者认为,核心在于找准差异,并将差异化优势转化为游客实实在在的体验。金佛山要放弃“我也是名山”的同质化思路,打一场人无我有的侧翼战。这个差异性,就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在视觉认知上,要打出“世界级桌山地貌”这张王牌。华东的山,多为峰林,山形是尖的、圆的。而金佛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里的喀斯特桌山,山顶平坦如台,四周壁立千仞。这种地貌在全球都属罕见,对见惯了峰林审美的华东游客,具备极强的视觉颠覆性。营销必须把这个核心差异点讲透:来金佛山,不是爬一个个山尖,而是抵达一个被绝壁托起的空中世界。从宣传口号、导游解说词到观景台设计,都要围绕“桌山”这一核心IP展开,让它成为金佛山最鲜明的视觉符号。

第二,在生态体验上,要从看风景升级为探秘生物基因库。华东名山不缺奇松怪石,但金佛山的生态价值是体系性的。这里有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银杉,有可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挂一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牌子,而要将这些独特的生态资源产品化。可以设计“寻找地球独苗银杉”的科普研学路线,推出“与黑叶猴遥相望”的生态观察项目,让游客在游览中获得知识、趣味和独一无二的体验感。这对于日益重视亲子教育和深度游的华东市场,吸引力巨大。

第三,在季节体验上,要引爆“南国雪景”这个独特卖点。四季分明是很多山的共性,但金佛山冬季的林海雪原,对于冬季普遍湿冷无雪的华东地区,是极为稀缺的旅游资源。很有必要把这个点做深做透。营销上要主动制造反差,“坐上高铁去重庆看雪”,颠覆重庆的“火炉”印象。产品上要超越简单的赏雪,开发雪地火锅、高山滑雪、冰雪森林徒步等复合型体验,让冬季的金佛山成为华东游客向往的冰雪旅游目的地。

要将这些差异化的思路落到实处,笔者建议南川区在接下来的5年里踏踏实实地做好三件事。一是产品体系的精雕细琢。围绕上述差异点,系统性地优化和开发旅游产品,完善景区内的标识解说系统,让游客能看懂、能体验、能记住金佛山的独特之处。

二是配套服务的全面升级。从高铁站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交通必须实现无缝衔接。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要提档升级,既要有地方特色,也要满足高标准游客的需求。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更是重中之重。

三是市场营销的持续预热。不能等到通车再打广告。从现在起,就应针对华东市场进行精准的数字化营销,与当地的旅行社、户外俱乐部、研学机构建立合作,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和圈层渗透,提前将金佛山的独特魅力植入潜在游客的心智中。

总之,对于金佛山而言,未来五年是决定命运的五年。唯有找准定位,下足苦功,提前布局,才能在高铁时代到来之际,稳稳地接住这份时代的馈赠。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