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 | “会飞的汽车”要来了?来看飞行汽车的长安“猜想”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白麟

2024-12-26 15:11

12月21日,长安汽车宣布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未来5年将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超200亿元,快速推动飞行汽车产业发展,“飞行汽车”四个字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飞行汽车到底是个啥?”“汽车会飞还叫汽车吗?”……大家纷纷脑洞大开,各种评论层出不穷。显然,长安汽车的这项未来产品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空间。

对于各种猜测,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以官方口径做出回应:长安与亿航探索成立未来出行生态科技合资公司,面向飞行汽车的研产供销全流程。双方计划研发推出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主要面向企业或政府,未来拓展到消费者市场,打造未来智慧立体出行生态。

但涉及到具体的产品形态,长安各方面却是三缄其口,十分神秘。

其实,在一些业内人士眼中,长安要造的飞行汽车并非无迹可寻。

大概率既能地上跑又能空中飞

12月21日,长安汽车与亿航签约活动现场,满足多个应用场景且科技感十足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排成阵列,震撼全场。其中一架掠过空中,在复杂地理环境下完成飞行,给在场嘉宾留下深刻印象。

记者仔细观察这些印有长安汽车logo的飞行器样品,其中既有用于短途空中物流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也有短途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H216-S,以及专供高层建筑灭火的消防版无人驾驶航空器。

“EH216-S是基于亿航技术的全球首个三证齐全eVTOL。”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华智表示。这款飞行器长度超过6米,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9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为620kg,可载两人,最大航时为25分钟。

据了解,目前低空经济的飞行器包括eVTOL、无人机、直升机和轻型固定翼飞机等。其中无人机对应航拍、物流配送、环境监测等领域;直升机对应救援、运输等;轻型固定翼飞机常用于个人飞行、旅游和商务飞行,需要专用跑道。eVTOL可垂直起降,不需要专用跑道,既可载人也可载物,是未来开展高频次城市空中交通的核心。

然而,仅从外观上来看,EH216-S更像是市面上常见的六旋翼无人机的放大版再加上一个客舱,与飞行汽车中的“汽车”二字似乎扯不上什么关系。

“目前长安和亿航展示的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而飞行汽车必须要兼顾地面行驶和飞行。”星网数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党先举告诉记者,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飞行汽车的设计形态各有不同,如果主要考虑飞行,那么样子可能更像飞行器,反之则会更像汽车。

实际上,人类对飞行汽车的探索已经超过100 年,有超过1000种“飞行汽车”原型设计。其中有利用动力伞进行飞行的山地越野车,有的则在固定翼机或直升机下部加装驱动轮。吉利下属公司前两年推出的飞行汽车TF-1,采用了可折叠固定翼设计。然而直到现在,尚无可实际商用产品案例。

长安的飞行汽车会是什么样子?

“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推测。”一位长期研究飞行汽车的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是长安本身的汽车厂商属性,可能会倾向于研制具有飞行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二是合作方亿航可以提供垂直起降航空器技术支持;三是从发展趋势看,垂直起降功能可以摆脱对专用机场的依赖,是未来构建高频次城市立体交通的最佳选择;四是鉴于长安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方向和亿航eVTOL的无人驾驶属性,几乎可以肯定长安飞行汽车具备无人驾驶功能。

所以,长安的飞行汽车大概率是既能地上跑,又能空中飞,还具有无人驾驶功能。

▲飞行汽车示意图

甚至还有业内人士预测,长安的飞行汽车可能采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模块+新能源汽车底座模块的组合模式。

▲飞行汽车示意图

重庆其实早已有了这种飞行汽车的原型。

2022年11月,全球首款载人级两座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工程样车就在重庆发布。这款飞行汽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团队研发,其最大特色就是拥有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操控座舱和自动驾驶底盘三个独立模块,能够通过模块切换,实现空中飞行、地面行驶两种模式。

▲2022年11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团队研发的载人级两座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工程样车由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重庆市联合发布。

最近,广汽也推出了类似的飞行汽车GOVE。样车上部飞行舱可以分离并垂直起飞,下方也是类似于汽车底盘悬挂的设计。小鹏汇天发布的样车,则是在一辆6轮汽车后备箱里搭载了一架可供两人乘坐的单杆操纵飞行器,两者合体,被命名为“陆地航母”。

“这种设计思路是目前技术、法规和场景下的‘最优解’。”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这并不意味着长安的飞行汽车未来也只能是这个样子,上述思路设计的车身高度太高、过于累赘等缺点也很明显,相信长安未来会有更优化的产品解决方案。

两年前就考虑进场

对一般人而言,长安布局飞行汽车的消息颇具突然性。然而对真正了解内情的人,这事一点也不意外。

“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我们就主动与长安汽车相关部门探讨进入该领域。”两江航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阳表示,“我们认为无论是长安、赛力斯,都有基础和能力进入低空航空器的研发制造。”

党先举也认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与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供应链重合很高,对于长安和重庆,飞行汽车的门槛比其他地方要低。

“重庆的地形特点,非常适合发展点对点运输的低空经济模式,再加上政府较强的产业引导力度,和川渝协同等政策和空间优势,都是吸引企业前来布局的深层因素。”党先举说。

胡华智也表示,重庆是山城,最适合发展低空经济,打造真正的立体交通。亿航和长安合作,能在重庆打造出中国最丰富的低空经济场景,发挥示范效应。

上述只是基础条件,对长安而言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搞”?

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重庆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按照计划,2025我市将新增通航制造业投资100亿元以上,低空经济主体数量达到400家,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

“无论是国内还是重庆本地,政策基础环境都开始朝低空经济倾斜。”长安汽车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是时候进场了。

“长安是跟我们谈合作的所有汽车集团中最后开始谈的,但确是最先签约的。”在胡华智看来,长安特别善于捕捉行业机会。

在重庆,还有很多人跟长安“英雄所见略同”。

11月12日,落户重庆两江新区的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揭牌。

11月18日,从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传来消息,中央空管委即将在重庆等六个城市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

记者从市委军民融合办了解到,今年9月,我市出台了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重庆将建成3个以上低空产业试飞试验基地,3个以上通用航空器整机制造创新研发平台,低空经济主体数量达到400家。到2027年,新建通航起降点15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乡乡通"。

目前,重庆共有10多个区县布局低空经济。此外,我市还设立了首批“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包括巴南区、永川区、大足区、梁平区、武隆区和两江新区。

▲9月19日,梁平机场,体验跳伞的游客正在教练带领下遨游蓝天。记者 郑宇 摄

“我们计划在2025年启动'中试验证'项目,规划178平方公里城市空域,打造高密度低空飞行验证区。”向阳表示,项目将分阶段实施,先进行无人机验证,后续引入载人飞行器,最终实现有人机和无人机的融合飞行。

激发产业链“化学反应”

产业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汽车龙头企业,长安大步进入低空经济领域,对整个产业将起到怎样的带动作用?

12月23日,记者来到两江新区重庆交通大学绿航院,星网数智、星控无人机、亟创羿转子、翼空飞车、航工智能装备等20余家与低空经济有关的科技公司在这里开展协同研发,业务领域覆盖了智能航空信息技术、机体、飞控、核心动力、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领域。

在重庆星控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大屏幕上,低空飞行航空器的航线、飞行高度、速度、经纬位置等数据在演示中不停闪动,整个低空领域飞行状态一览无遗。

“长安进入飞行汽车领域,将为我们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全新机遇。”党先举表示,例如,星网数智下属企业星控无人机打造的“悦快飞”数字低空交通服务平台系统,就是要为低空空域飞行提供低空数字交通服务,为运营企业提供航线规划和飞行情报服务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在长安这样的龙头车企引领下,未来的商业模式也将更加开放,能够与外界进行更多数据交互,产生更多商业价值。”党先举表述,他们还可以为运营企业提供整套系统解决方案,发展“空中高德”等数字交通服务,开发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目前,两江航投集团也正积极与长安汽车对接,匹配双方资源,激发产业升级动力。

向阳介绍,两江新区在低空飞行器制造方面,已落地亿飞智联、逐际航空、朗萨航空等工业级无人机项目,北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集群无人机、雷达机载无人机、室内复杂环境无人机)、哈工大清翔航空(氢动力无人机)、重庆交通大学绿色动力航空学院(复合动力无人机),并布局了卫星互联网、空天新材料、动力系统等重点配套项目,可与长安的飞行汽车板块产生极佳的“化学反应”。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研发人员正在展厅组装油电混合动力复合翼无人机。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本报资料图片)

同时,两江航投集团拥有重庆主城中心城区唯一的龙兴通用机场,所属飞行服务站对龙盛新城200平方公里的空域资源进行运营管理,可以为长安的低空航空器提供研发试验和实际验证条件;为长安汽车引入民航系统的全套资源,并引入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

朱华荣表示,未来十年,长安将投入超 1000 亿元探索陆海空及人形机器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加速汽车产业与低空经济产业的融合互补式发展,与合作伙伴一起为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创造性推动中国先进新型交通制造业的崛起。

(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由受访企业提供)

更多阅读:

专家观点 | 重庆距离无人驾驶常态化载人飞行有多远?业内人士预计:大约3-5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