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改革进行时 | 如何让公园拥有“造血”功能?两江新区探索公园市场化改革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申晓佳 罗斌

2024-11-22 15:31

如果走出家门,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公园,你会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如果家附近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公园,你又希望它今后如何发展?

对于第一个问题,两江新区有自己的答案: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建成132个城市生态主题公园,是不折不扣的“百园之城”。

对于第二个问题,两江新区则正在探索一条新路——公园市场化改革。

为何要改革,具体怎么做?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打探。

公园发展难以“齐步走”

需要改革破局

“改革最大的动力,就是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11月13日,两江新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江新区是全市公园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区域。因此,他们也率先感受到了市民对公园的多样化需求。

“百园之城”建设之初,推窗见绿、推门见景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批市民到两江新区安家、就业。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身心休憩的场所。

例如,九曲河湿地公园不仅有峡谷溪流,也有静谧湖泊,水景多样性可圈可点;重庆园博园汇集了国内外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精品;礼嘉智慧公园融入5G、VR、自动驾驶等智慧体验元素。三板溪公园成为市民最青睐的户外露营地之一。

而随着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逐步推进,市民对公园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大家希望公园有健身设施;有专业的运动场;有亲子活动的空间;有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有可以停留休憩的消费配套……

同时,由于建设时期不同,上百个公园的发展并非“齐步走”。修建得早的公园,基础设施已开始陈旧,需要更新;正在修建的公园,需要尽可能满足市民的需求;还未修建的公园,也需要尽快推进。

一边是市民的“众口难调”,一边是公园需要补短板、提品质。如果仅由政府“全包”,不仅会受到人力、物力的客观限制,也难以有效激发公园本身的潜力,使得公园无法自我“造血”。

于是,2022年起,两江新区开始探索公园市场化改革。

公益性质不变

三种途径充分盘活公园资源

这一探索并不容易。既没有前例可以参考,还得面临种种挑战和质疑。

比如,市场化改革本身,会不会对公园的公益性质产生影响?这也是广大市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又如,要进行市场化改革,意味着需要引入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怎么进入?进入后能干些啥?

还有,公园的用地性质对市场化盘活有诸多限制,而且每个公园的“先天条件”不一样。怎么解决用地的问题?哪些公园能盘活?

经过一年多的摸底、调研和反复讨论,两江新区给出了答案。

首先,两江新区坚持“公园姓公”,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公园的大门,永远朝市民敞开。确保公园公益性不变、公益配套不减少、服务品质不降低。

其次,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招商引资等方式进入公园。进入公园后,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文创、康养、休闲等业态经营。

两江新区和市发改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局等部门积极沟通,梳理130多个已建成公园和20多个将建成公园的用地情况,摸排出50多个具备市场化改革条件的公园。

具体来说,两江新区探索了3种方式,盘活公园潜力,让公园拥有“造血”的可能性。

第一,公开招投标。金州公园、月亮湾社区公园、龙兴航空主题公园等均采用此方式。通过将公园配套用房、用地等资源打包成项目,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第二,招商引资。两江新区和招引项目签订管理协议,由项目方建设管理公园。以龙咀公园为例,两江新区与重庆山水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集旅游文化、餐饮文化、演绎文化于一体的沉浸式消费新场景。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总提升改造面积约19.33公顷,目前已签订招商合作协议。

第三,土地出让。这种方式常见于开发商修建住宅区配套的公园。在规划阶段,就对用地做好统筹,开发商拿地时一并建设公园,两江新区负责红线管控。锦绣山公园等就采用了这一模式。

补短板、引项目

引入13个公园市场化项目,加快完善服务配套

作为两江新区第一批投入市场化改革的公园,金州公园自今年起,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1月15日,记者来到金州公园。虽然是工作日,公园里仍然挺热闹,市民们三两结队散步、慢跑。孩子们荡秋千、玩沙子,开心的笑声此起彼伏。

▲11月15日,两江新区金州公园,许多小朋友正在沙滩玩耍。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金州公园运营方渝高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化改革探索不会影响市民正常游玩。目前公园的开放区域,今后继续对市民开放。

“改革探索的主要内容,是补短板、引项目。”该负责人表示。

基础设施要补。金州公园位于金州大道与平祥路之间,周边有多个住宅小区,一到周末,游客“打拥堂”。此前,公园车位不足100个,无法满足市民自驾游玩的需求。因此,渝高公司首先扩建停车场,新增了415个车位,还增设了超充站。

▲两江新区金州公园扩建停车场,新增了415个车位,还增设了超充站。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便民服务要补。公园增设了除颤仪、篮球场、自助售卖机等。

消费业态要补。在停车场旁,有一家“拾光咖啡”。它的“真身”是公园的管理用房。经过合理的空间拓展,在管理功能基础上,兼备了售卖咖啡、茶饮等的功能。最红火时,一天能售出上百杯各类饮料。

▲两江新区金州公园将管理用房改为咖啡馆,在管理功能基础上,兼备了售卖咖啡、茶饮等的功能。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今年4月起,渝高公司还统一购买了50顶大帐篷,引入50个摊位,设立了公园集市。

另一方面,金州公园加快服务设施(森林客厅)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作为服务设施,完善金州公园服务配套,丰富公园业态。

▲两江新区金州公园设立了公园集市。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前述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园还处于建设期,但已有多个项目表达出了合作意向,涉及艺术、康养、酒店、文创等领域。今后,金州公园将依托森林中心,结合公园景观,打造文创新地标,充分发挥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截至目前,两江新区累计引入公园市场化项目13个,协议资金14.97亿元,预计年运营收入超4亿元,导入业态主要为非遗文化、萌宠、体育运动、餐饮等,已有4个项目开工建设。

▲目前,两江新区金州公园配套设施正逐步激活,实现群众满意、资源盘活的“双赢”目标。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在坚持公园社会公益性、群众开放性、服务多元性始终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群众满意、资源盘活的“双赢”。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