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棒,接住啰——“创二代”接班故事①|三峡电缆:少东家“逼宫”记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吴刚

2024-10-08 07:31

人物名片

何金存:生于1967年,浙江温州乐清人,1988年在渝创办重庆恒源电器有限公司,1994年创办重庆三峡电缆厂,目前担任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民建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重庆市电工协会常务副会长、重庆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和重庆杭州商会执行会长等多个职务。

人物名片

何耀威:何金存之子,生于1990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2012年入职父亲创办的企业,目前担任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重庆三峡电线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曾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章、“江津十大青年榜样”等荣誉。

▲江津区珞璜工业园,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在加赶订单。(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接班和接生,哪个风险更高?

前不久,在应邀回新加坡国立大学参加的一次工商管理分享会上,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电缆)副董事长何耀威,作了这样一个主题演讲。

台下坐着的,都非等闲之辈,大多是东南亚地区华人家族企业的三代甚至四代掌门人,对如何传承家族企业,他们可谓经验老到。而在中国大陆,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才刚刚面临企业交接班的问题。

关公面前耍大刀,何耀威却“不虚”——接手家族生意不到10年,他把企业产值规模从6亿元提高到26亿元,扩大了三倍多。

“单纯守业、守富,是守不住的。‘躺平式’接班,死路一条,‘创二代’必须要有‘创一代’同样的创业精神。”在这次分享会上,何耀威数十次提及“创”字,演讲屡屡被掌声打断。

很难想象,何耀威把家族生意做到这等规模,竟源于当初对父亲何金存的一次“逼宫”。

01

“这个班,我不能接”

时间回到2013年9月的一天,何金存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家庭宴会,所有家族成员和公司创始团队成员悉数到场——他要把家族企业的接力棒,正式交到儿子何耀威手中。

这场宴会,已经准备了多年。

1993年,何金存在重庆成立三峡电缆。彼时的何耀威,刚刚3岁。当几年后,何金存把儿子从浙江温州老家接到身边,恰逢房地产市场狂飙突进,给民用电线电缆这样的下游行业带来了“几何级”增长,三峡电缆产销两旺,“账户上随时躺着上亿元”。

没想到,事业顺风顺水之时,何金存却患上了眼疾,事业难以为继。千辛万苦打拼出来的生意,当然不能轻易放弃,他不得不抓紧培养接班人。

2008年,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何耀威开始“半工半读”:所谓“工”,即协助父亲处理一些公司事务,逐步介入管理,为接班做准备。按照计划,5年后的这次宴会上,何金存将正式宣布何耀威在公司的任职。

不过,当晚,这场本不该有任何悬念的交班仪式,却爆出了“冷门”。

“这个班,我不能接。”席间一直没有开腔的何耀威突然说道。

父亲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所有人面面相觑。

“如果就这样接过来,公司迟早会死。”何耀威认为,房地产业不可能一直高增长,民用电缆市场必然萎缩,按照当时的产能规模,未来全行业可能会陷入恶性价格竞争,一大批电缆企业将被“压垮”。

“我接班有个条件,那就是公司必须逐步向工业电缆转型。”何耀威接着说。

这不是何耀威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观点,但在“交班仪式”上步步紧逼,还是出乎了何金存的意料。

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遭遇了一次“小冰期”,民用电缆行业深受影响,产品大规模滞销,大家开始思考转型。

如何转?当时,中国推出了被称为“四万亿”计划的十项措施,包括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

也正是从那时起,父子俩便盯上了工业电缆这一“新风口”。

02

父亲从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

和门槛较低的民用电缆比起来,工业电缆要复杂得多。后者的使用工况,常常是高温、高湿,产品需要更好的延展性、抗氧性和耐腐蚀性,甚至绝缘材料都不同。

要转型,意味着原有的生产设备要大规模更换。更麻烦的是,制造业的转型,往往涉及整个产业链的协同,说服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一起“转”,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或需“十年磨一剑”。

如此种种,让何金存一直犹豫不决。不转,是等死,转,或许就是阵亡。直到交班仪式上被“逼宫”,他才下定决心。

促使何金存下定决心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儿子并不愿“躺着”接班,执意要开拓自己的新天地。这种开拓进取和杀伐果断的企业家精神,让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何金存17岁开始经商,提着装满螺丝刀、开关器等温州五金产品的大包小包,赶火车坐轮船,全国跑销售。1988年,他创办的重庆恒源电器有限公司,是当时浙江人在渝创办的首家企业。

几十年打拼下来,何金存始终觉得,敢打敢闯,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今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这种可贵的精气神,未来不管遭遇怎样的风高浪急,他都应该放手让儿子去“搏一把”。

这次家庭宴会后,何耀威被送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两年后归来,正式履职。这位准备大干一场的接班人,彼时亟需解决三大难题。

03

赶走“舒适圈”里的人

第一道难题,是通过创新,拿出“投石问路”的产品。

生产民用电线电缆,简单地说,就是把铜棒、铝棒这样的原材料,挤压成细丝,然后把细丝搅成股,外面再套上一层绝缘材料。但工业电缆就不同了,它需要放在不同温度、湿度中进行耐受度测试,还要检测它能承受多大的拉力,一切都要精准地标定相关数值,便于不同需求的用户“根据参数拿来就用”。

也就是说,以前做民用电缆,三峡电缆研发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仅仅是调整产线上的模具,以便于生产出不同粗细的线缆。而做工业电缆,仅仅是耐受度的测定,动辄就要做数十次试验。

面对这样一项艰苦的工作,研发人员们不乐意了。不少人甚至主动提出申请,希望调到后勤甚至库管等岗位。

这些在“舒适圈”待惯了的人,已经丧失了创业精神。“要么主动适应转型,要么直接走人。”在一次岗位调整动员会上,见说服不了这些人,何耀威当机立断作出决定。同时,他责令人事部发布招聘启事,在全行业高薪“招兵买马”。

就这样,30多个岗位“大换血”,一支平均年龄和何耀威相仿的研发团队建立了起来。

何耀威亲自分管研发,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扑”在实验室。大伙加班累了,他就亲自开车出门,到工厂所在的江津珞璜镇上买零食,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后,又继续工作。

8个多月后,一款新型防火电缆研发成功。三峡电缆在生产了20多年民用电缆后,首次叩开了工业电缆的大门。

雷厉风行的“少东家”亲力亲为作表率,为这支年轻的研发团队培养出敢打硬仗的行事作风。此后,他们先后推出数十个品种的工业电缆,参与两项国家标准制定,还通过了中国CCC、CQC和欧盟CE、美国UL等多项国际国内认证,为产品大规模入市准备了“敲门砖”。

▲工作中的何耀威(中)。(受访者供图)

04

拿出全部家底建智能工厂

第二道难题是高标准生产。和民用电缆不同,工业电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极易酿成重大事故。对电缆生产商而言,其后果就是直接从行业出局。因此,转型做工业电缆,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更换。

一不做二不休。何耀威说服父亲拿出前半生积累的几乎全部家底,新置厂房,引进德国SIKOR、日本KAWASAKI等先进生产、检测设备,建成百余条新的生产线。

9月29日,记者在三峡电缆位于珞璜的新厂区办公楼看到:一个巨大的屏幕上,三维模型星星闪闪。该厂厂长介绍,每个工序的设备上都装有传感器,通过5G向后台传送生产数据,并自动生成数字孪生。这样,通过大屏幕,就能一目了然看到整个工厂的即时生产情况。

何耀威介绍,通过5G全连接数字车间,新工厂的产品良品率比老工厂提高了5个百分点,加上更为严格的出厂检测,基本上能把次品率“做到零”。

耗费巨资打造的智能化新工厂,不仅确保了三峡电缆产品质量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市场响应也就更加敏捷。简言之,一旦机会来了,他们会抓得更及时。

好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何卖,是何耀威面临的第三道难题。民用电缆靠经销商“走货”,通常就是一卖了之。三峡电缆这样量级的企业,此前销售部只有几个人;但工业电缆面对的都是大客户,安装的时候需要上门做技术咨询,后续还要提供服务。

为此,何耀威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专业销售团队,每个销售人员在对自家产品性能了如指掌的同时,还要熟悉产品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场景。

如何把产品卖到客户手中,不是以往的“先找人后找需求”,而是反过来,先找工程项目,研究其电线电缆技术需求,再上门找人,有针对性地推介产品。这样一来,成交几率大大提升。

三个难题解决了,产品有了,质量有了,销售也有了。通过对整个企业生产组织体系的重构,三峡电缆的工业电缆逐步打开市场,先后入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温州市域铁路、重庆来福士广场、重庆轨道交通、重庆会展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还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三峡电缆的一些原料供应商也开始转型做工业电缆配套。上下游协同构建的稳定供应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

从2021年开始,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受此影响,不少民用电缆生产商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但三峡电缆经过多年的产能调整和市场拓展,工业电缆的销售收入已经占到近5成。2023年,三峡电缆销售总收入26亿元,在逆势中实现同比增长12%。

我想对你说>>>

何金存对何耀威说:

温州商人闯天下,靠的是敢打敢拼。我们这一代人,是跌跌撞撞地从物资紧缺的计划经济走出来的,今天各个行业产能都相对过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企业要永续经营,靠勇气和胆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遵照市场规律,在创新上狠下功夫。持续创新,才能让企业永葆青春。

何耀威对何金存说:

今天民营经济的繁荣,归根结底是靠几十年来无数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敢打敢拼”四个字,其实应该是底色或基础。这一点,我必须牢牢记住,时刻自我提醒。另一方面,我也要把握最前沿的行业技术,应用最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要素重组,这是个持续不间断的创新过程。

更多阅读:

接力棒,接住啰 ——“创二代”精彩上演接班故事

阅读更多精彩,请扫码下载新重庆客户端↓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