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双城记” 打造增长极| 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全面提速、积厚成势新阶段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举行成果发布会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唐琴 佘振芳

2024-06-21 20:02

6月21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举行了成果发布会。发布会上,川渝两地就今年以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相关情况,以及后续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部署情况进行了介绍。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进入全面提速、积厚成势新阶段。当前,川渝坚持一盘棋思想,强化川渝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平台对接、利益共享,持续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

全国21%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

重大项目提速建设

今年上半年,川渝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硬支撑”。

提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川渝共同实施100项重大合作事项,共建300个重大项目,加速促进成渝中部地区崛起,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正式通航,渝宜高铁可研获批,成渝中线高铁、川渝特高压、渝西水资源配置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增至16条。

同时,万源至城口天然气管道项目建成通气,川渝千亿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项目年产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产气量30%。

提速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西南铝产能提升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开工,赛力斯超级工厂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软件信息、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加速落地。

1-5月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增长9.3%、16.8%,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44%、81%。川渝培育形成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21%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

提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首批3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入轨运行,金凤实验室、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创载体加快建设,累计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19个,1-5月重庆技术合同成交额309.6亿元、增长8.2%。

此外,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揭牌启动,锦屏深地实验室、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持续产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川渝联合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320个,开展219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项目,川渝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800亿元。

双城经济圈“1+7+13+N”规划体系加速形成

重大政策加快落地

今年上半年,川渝两地充分发挥规划政策的引领作用,持续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力赋能。

优化完善规划体系。川渝两省市开展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联合报批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双城经济圈“1+7+13+N”规划体系加速形成。

四川启动实施成都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一中心一方案”支持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持续优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优化完善政策体系。重庆联合四川印发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成为全国首个行业区域标准体系,出台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支持政策。

四川打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18条”等政策组合拳,推进1500余项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以超常举措稳住经济大盘。

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川渝联合发布2024年川渝便捷生活行动事项和政务服务合作任务清单,3批次311项“川渝通办”累计办件量超过1800万件次,“一件事一次办”“免证办”等事项扩面提质。

同时,两地推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10个领域便捷生活提质扩面,29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1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2条跨省城际公交稳定运行,两地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同城便利。

多项经验做法获国家推广

重大改革有序推进

今年上半年,川渝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聚力打通体制机制中的难点堵点,携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当前,重庆正持续强化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双轮驱动,市、区县、镇街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体化运行,川渝市场一体化17条经验获国家层面宣传推广。

同时,四川联手重庆稳步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做法获国家发改委通报推广。

此外,两省市强化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互促共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3个国家和地区的514个港口,1-5月中欧班列(成渝)运输22.8万标箱、增长20%,“关银一KEY通”川渝通办集成化改革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重庆国际铁路港综保区获批设立、重庆综保区数量增至7个。

成渝机场群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前10

重大平台功能升级

今年上半年,川渝两省市突出双核引领、区域联动,着力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川渝深化双核联动联建,扎实推进共投共建、相向协作、共同争取三类合作事项,共建内陆无水港、农村产权服务平台跨区域合作等第二批22个事项顺利完成,1-5月成渝机场群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均居全国前10,分别增长14%和30%以上,成渝动车高铁日均客流量达18.6万人次。

同时,两地持续深化成渝中部地区相向发展,汽车零部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提速建设,签约开工第一批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400亿元,1-5月渝西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2.9%、11.8%。

此外,川渝还着力深化毗邻地区合作,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完工,行政管理、开发建设、利益分配等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力支撑了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