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双城记” 打造增长极|昔日“边缘地带”今日“改革前沿” 四川广安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唐琴 尹诗语

2024-06-20 21:30

“6月28日,公司预计将有10万多双鞋子装满5个整柜,通过重庆团结村始发的中欧班列,发往意大利。”6月9日,在位于广安的四川中亨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亨鞋业)展厅,董事长唐万雄告诉记者。

▲6月6日,四川省广安市,俯瞰前锋区轻纺孵化园内的四川中亨鞋业有限公司。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中亨鞋业是在重庆璧山起家的。“2020年,是公司的转折点。”唐万雄回忆,那时,号称“中国西部鞋都”的璧山实施转型升级,皮鞋产业外溢成为大势所趋。

更为重要的是,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随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磅落地,明确提出“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

广安人唐万雄读懂了这一信号。2020年10月,中亨鞋业整体外迁至广安,从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同样是在2020年,广安也开启发展史上的关键“突围”。

“2020年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2年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广安自此迎来全新发展时期。”广安市委副秘书长、区域协调发展办公室主任彭云表示。

广安从昔日的“川东一隅”一跃成为“川渝焦点”,从区域经济“边缘地带”迈向国家战略“改革前沿”。

▲蓝天白云下的广安市思源广场。广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荒地到园区,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建设渐入佳境

就在中亨鞋业约2公里之外,广安天宇方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宇方木业)的生产车间“火力全开”,预计2024年年产值将突破1亿元。

▲6月6日,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智能家居产业园天宇方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赶制订单。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在广安前锋区,智能家居企业已聚集了30多家,智能家居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天宇方木业董事长余良波感叹,谁能想到,5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

所有的改变,要从2019年的一场大迁移说起。

“2019年以前,我们厂在重庆沙坪坝西永片区,随着重庆城市发展和产业规划的转型升级,西永片区家居企业迎来‘大洗牌’。”余良波回忆说。

而在此之前,家居产业大多处于“野蛮生长”的态势,环境问题难以根治,木屑、粉尘等易燃易爆安全隐患突出,产业发展亟须规范和升级。

进园区,是当年重庆整顿家居产业的一记重拳。

重庆家居企业纷纷开启“升级”模式,环境问题的解决、安全隐患的减少、企业管理的规范等效果“立竿见影”。

但另一方面,对部分家居企业而言,却意味着“生存”门槛大幅提高。

“那时,西永片区大大小小的家居企业有几百家,哪有那么多园区可以容纳。”余良波分析,进园区需要租地、新建厂房、购买新设备等,对部分企业来说压力不小。

家居产业从重庆中心城区往外转移,成为一种必然。

这一次,广安敏锐地把握住了承接重庆产业转移的机会。

“自2018年以来,我们就在重庆设立招商分局,不仅在用地上充分保障,用水、用电、用工的生产成本更比重庆低三分之一左右。”前锋智能家居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仅当年,前锋区就成功吸引十几家企业。

此后,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园区自2019年建设以来不断扩容,目前已达3000多亩,年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其中90%以上企业来自重庆。

前锋智能家居产业园的拔地而起,就如在双城经济圈这片湖水投下了一枚石子,透过泛开的层层涟漪,广安以产业为纽带,着力建设重庆都市圈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的发展路径具象而清晰。

▲6月6日,四川省广安市,俯瞰前锋区智能家居产业园。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比如,合(川)武(胜)正围绕汽摩制造等两地主导产业共建产业园,已入驻企业75户,超半数来自重庆,七成以上为重庆配套,2023年实现产值69.6亿元。

合川—广安生物医药产业园入驻成渝医药企业64户,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全口径产值175.6亿元,建成四川省唯一合规的原料药生产基地。

此外,广安还与合川、长寿等毗邻地区协同打造成渝大都市优质粮油保障基地和绿色农副产品保供基地。

同时,广安抢抓“双圈”机遇,加速擦亮“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与重庆协同推出“小平故里——红岩魂红色旅游”等10余条精品线路。

“目前,广安市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农副产品销往重庆,接受重庆作为超大城市和经济中心的辐射态势越发明显。”彭云表示,以产业为载体,当前广安正全力推动“同城融圈”的首位战略,跑出广安发展加速度。

从藩篱到“试验田”,高竹新区探出改革新路

对广安而言,想要加速推进“同城融圈”,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把区域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打破“行政区”与“经济区”的藩篱。

彭云表示,改革创新是广安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川渝高竹新区就是一块天然的“试验田”。

川渝高竹新区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和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前身是邻水发挥毗邻重庆优势打造的“高滩工业园”。不过,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却举步维艰。

原来,长期以来,大到投资兴业、拆迁安置,小到水电供给、个人医保,两地政策都不尽相同,行政藩篱让不少企业难以抉择。

“尽管高滩工业园要素成本比重庆低,但享受不到重庆的优惠政策。”重庆玺景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成虎曾一度为此犹豫不决。

2020年底,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正式设立。2021年,杨成虎终于下定决心将公司落户高竹新区,并投资3亿元建设智能幕墙产业园。原来,当年,川渝两省市出台《关于支持川渝高竹新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园区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四川和重庆哪边政策好,企业就可以选用哪边。”杨成虎解释道。

不仅如此,川渝高竹新区还积极探索跨省域税费征管“一体化”改革创新,实体化运行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逐步统一川渝两地118项税费征管差异事项,办税时间缩短约60%。各种探索跨省域一体化运行的利企便民服务机构也纷纷“上线”:首家跨省域办电实体化机构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首个跨省域联合运行的医保经办服务平台川渝高竹新区医保服务站先后投用,“川渝高竹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等机构也正式运行。”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当地还将深化项目审批等领域改革,重点推进医保等民生领域改革,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企业和群众。

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累计入驻企业201户,投产企业89户。其中,汽车零部件企业占80%,绝大部分产品为重庆汽车产业配套,初步形成汽车制造配套产业集群。

▲川渝高竹新区骏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赶制订单。广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高竹新区为‘样板’,广安正在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上努力形成更多示范。”彭云表示。

从焦土到茶园,明月山绿色发展搭上历史快车

仲夏6月,阳光骄人,明月山西麓,邻水县丰禾镇2300亩白茶一片葱绿。

“2011年,这里曾被山火焚为一片焦土,2016年我们来这里时,几乎还是一片荒山。”作为浙江安吉白茶龙头企业负责人,叶春伟初到明月山就被眼前景象所震撼。

▲6月7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丰禾镇关口村,俯瞰阳光下的白茶基地。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然而,这片荒山,在叶春伟眼里,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宝地”。

除了土地租金、人工成本比浙江低50%左右,更让人惊喜的是,明月山的白茶采摘时间比原产地早10天左右,茶叶白化度也更高,高含量的氨基酸让邻水白茶的口感更佳,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如今,我们每年可生产4万斤白茶,价值3000万元。”叶春伟透露,2024年,邻水将新开垦调型山地5200余亩,进一步扩大白茶种植规模,还将与重庆毗邻区县合作共建1.2万亩白茶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白茶基地的扩容提质,正是明月山不断焕发新生的一个缩影。

明月山全长232公里,一侧是重庆梁平区、垫江县、长寿区,另一侧是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及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千百年来,七区县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却因明月山阻隔而缺乏交流。

2020年4月,七区县开启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序幕。比如,细化分解形成272项重点任务,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地;省道202邻水境内大竹界至兴仁场镇段公路工程开工建设,明月山西麓旅游环线等建成通车,交通骨架基本形成;成立明月山文化旅游联盟,联合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

▲6月6日,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山旅游区内,游客们正在观景台上拍照打卡。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彭云表示,当前,广安正以生态为本底、以产业为纽带、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积极联动川渝七区县纵深推进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着力构建重庆都市圈北部生态绿廊道,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手记】

从渝广“一往情深”

看“同城融圈”不竭之力

仲夏6月,行走广安,对重庆广安这“一往情深”的缘分,有了更真实的体验。

广安位于四川省东部,是四川省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有4个县(市)22个乡镇与重庆接壤,接壤边界线达503.8公里。

地缘相近的先天优势,带动两地人文相亲。

在广安的大街小巷,“渝”字牌汽车随处可见。“夏日避暑、冬日赏雪,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重庆人已经成为广安各大景区的主力军。”在华蓥山投资民宿的老板周绪感叹。

而在广安市民中,到重庆买房置业、去商圈购物也成为一种潮流。“不夸张地说,可能广安50%的小娃儿都到重庆医科大附属儿童医院报过到。”有市民跟记者笑称。

双向奔赴背后,是广安和重庆时空距离进一步的“亲密无间”。

近年来,广安携手重庆掀起“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0亿元,推动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建成通车,提速建设广武、广邻快速通道,加快推进绕城高速西环线、合川至广安至长寿高速、渝广同城化快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

除了时空距离的极度压缩,广安与重庆的“心理距离”也正在加速消解。

当前,广安与两省市教育部门共建四川唯一的跨省域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跨区域医联体,推进渝广两地招聘求职“一点通”、养老待遇资格“就地认”、社保卡应用“一卡通”等合作,40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项实现通办。

而这份来自民间最朴素而真挚的热情,这些与市民幸福息息相关的“细枝末节”,恰是广安“同城融圈”步伐中最沉稳而强大的力量。年轻的广安,正怀揣美好憧憬,积蓄不竭之力,阔步走在大道上。

更多阅读:

万州新田港背后的合作故事:这个重庆港口 四川企业是大股东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