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企业入围 数量全市第一 “独角兽”为啥在这里扎堆?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申晓佳

2024-06-18 18:26

6月16日,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在渝举行。会上,两江新区5家企业被评为独角兽,数量全市第一。

这5家企业分别为,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

独角兽企业,即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为啥两江新区能培育出的“独角兽”最多?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为独角兽“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局长杨虹表示,两江新区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一代互联网及软件信息业三个领域,这也是两江新区做大做强的3个主导产业。

显然,新晋独角兽企业与两江新区主导产业的同频共振,为它们“脱颖而出”创造了极佳条件。

例如,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成立,聚合了3家企业在整车研发智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智慧能源生态领域的独特优势,目前已经推出阿维塔11、阿维塔12等车型。

最新数据显示,阿维塔在今年前5个月的累计销量达到24348辆,稳居30万元以上市场第一梯队。

▲阿维塔12在两江新区下线。(企业供图)

目前,阿维塔科技正在加速全球化征程。2024年,阿维塔将聚焦海外三大区域,陆续登陆东南亚、中东地区的30多个国家,计划开拓90家以上的阿维塔官方授权门店,并将登陆欧洲市场。

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是两江新区及我市重点引入孵化的芯片科创企业,致力于建设自主可控的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以高性能通用GPU芯片为基础,支撑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和元宇宙、AIGC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庞大新质生产力集群,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冉雨琳 摄

象帝先董事长唐志敏表示,企业在渝发展各方面进展超出预期,第一款产品“天钧一号”提前5个月流片并顺利点亮,现已批量生产。第二款产品也已经进入到量产阶段,进入“销售一代,在研一代,预研一代”的流程。

目前,象帝先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教育等行业,并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重要应用场景批量部署。

前不久,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全国科技金融行业首部“金融大模型”相关著作,填补了行业大模型理论研究空白。

马上消费是两江新区新一代互联网及软件信息业头部企业,成立8年多来,马上消费累计研发投入近40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超1800件,在全市金融机构中率先实现全面数字化。

▲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陈文森 摄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为“独角兽”成长提前布局

除了给机遇,两江新区还注重提前布局,让更多企业具备成长为“独角兽”的可能性。

这一布局的关键,则在于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75家,新晋独角兽企业72家,其中前沿科技领域独角兽企业达249家。

同时,企业呈现“高集聚、广分布”特征,全国共有56个城市出现独角兽企业,“北上深广”聚集超五成,合肥、武汉、重庆、苏州等城市独角兽企业新晋速度加快。

“独角兽企业集聚创新、资源、资金等多方面要素,需要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生态。”杨虹表示。

目前,新区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930家,共培育4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45家,均位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新区已构建起“科企—高企—专精特新—科技领军企业—拟上市企业”全链条培育体系,建成国家级双创载体14个、市级45个,孵化空间超过100万平方米,同时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突破500个,其中企业主导建设超80%。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发掘更多的未来“独角兽”

对于还没有成为“独角兽”的企业,两江新区也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服务。

“新区常态开展企业服务‘双专员’,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搭建合作平台等措施,加强对独角兽企业精准服务,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杨虹说。

此外,两江新区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加快开放应用场景,支持独角兽培育发展企业引进国际国内高端人才,鼓励研发创新,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金融支持方面,针对独角兽企业成长特点,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两江新区构建起了多层次、全链条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对独角兽企业金融服务支持。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继续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打造有利于独角兽企业发展的产业生态,着力培育更多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