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起风时·服饰篇 |“新中式”穿搭红透半边天 重庆如何抓住市场机遇?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邱小雅 周盈

2024-06-16 14:07

马面裙搭配白衬衫,刺绣马褂配上黑色T恤——如今,这些休闲中又带点传统的“新中式”穿搭,成为不少年轻人日常出街的首选。

今年以来,“新中式”服饰红透半边天:生产端,工厂为赶制订单,“缝纫机踩冒烟了”;销售端,服装卖场中几乎每家零售店都能看到“新中式”的身影。

线下:短短半年客户增长约60% 消费人群年轻化

“这款旗袍的扎染要用渐变,袖口要补个吊坠,领口的盘扣要用珍珠重新点缀……”这几个月,重庆市荣昌区易合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英忙着在成渝两地奔波,在重庆要推进夏布的生产,去成都要和打版师傅沟通讨论新款旗袍、汉服的设计和修改等。

“‘新中式’这波热度来得很猛,从去年开始突然就走红了。”黄秀英感受很明显,公司从2016年开始做定制旗袍和汉服,受众一般是四十岁往上的消费者,年轻人很少。随着“国潮”元素被带火后,年轻人对这类服饰有了更大的兴趣。

当然,年轻人喜欢的“新中式”服饰和传统旗袍、汉服有不同。“从去年开始,我们基本上都是生产改良旗袍、休闲旗袍,以及融入了新潮元素的汉服。”黄秀英说,比如把旗袍领口改低,将传统的荷花纹饰用渐变纹路代替,用珍珠、琉璃来做盘扣,这些新元素都颇受年轻人喜欢。

黄秀英算了一笔账,一件衣服价格在500元至1000元不等,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销售额已超百万元,门店也从重庆开到了成都、江西等地。

“非遗很小众,文化属性也很强,做‘新中式’服装我们还处在投石问路的阶段。”黄秀英说,公司还在做新产品设计,将国漫的元素和符号嫁接在旗袍和汉服上,同时还计划在服饰门店引入中式茶点等新消费场景。

接住“新中式”这波“泼天富贵”的,还有在重庆经营了10多年原创成衣定制品牌的韦婷婷。

在两江新区一家“新中式”定制服装店“婵东方”,店长韦婷婷正在为刚高考完的准大学生周娜介绍各种面料和服装款式,“最近来服装店的年轻人特别多,大多是冲着‘新中式’服装来的。”

▲顾客在店内挑选服装。受访者供图

2013年,韦婷婷创立了“婵东方”原创成衣定制品牌,门店有300多平方米,致力于打造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中式原创服装品牌,以中国文化为品牌基石,将传统文化与东方美学进行融合,传播东方美学,弘扬中国文化。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来这儿定制的客户大约增长了60%。”韦婷婷介绍,店内的“新中式”服装主要分为适合日常穿搭的“时尚中国”类,以及适合茶艺、抚琴等传统文化场景的“自在禅服”类,价格则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关于消费人群,韦婷婷也感受到明显变化,“原来到我们店定制中式服装的主要以35岁以上人群为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20、30多岁的年轻顾客明显增加。”

线上:平均每月出四个爆款 发货周期从60天缩至48小时

比起“新中式”服装实体店,电商对“新中式”这波流量感受来得更早一些。

“大概从2022年底开始,平均每个月要产出四个款才能满足爆发式的需求。”汉服设计品牌“织造司”设计师蔡晓彤告诉记者,他们店在拼多多平台店铺SKU数(库存量单位)已经突破3200个,问鼎女士汉服店铺畅销榜。

“织造司”联合创始人李孟远回忆,早期行业里,一条裙子下单后60天甚至更久才能发货,而现在从业者大量涌入,产业链也更加完整,可以做到48小时发货率达70%。

▲服装设计师蔡晓彤正在为新中式服饰画设计草图。拼多多供图

拼多多数据显示,近半年来,“新中式”服饰成交量和活跃商家迎来爆发式增长。尤其自今年3月举行的春季服饰上新活动以来,越来越多消费者被“新中式”魅力吸引,不少布局“新中式”的商家收获了“泼天流量”,对比两年前同期,唐装、汉服品类成交量翻了几番。

“如今,消费人群不止90后、00后,30岁以上高知女性群体也非常喜欢,她们在店铺的马面裙购买人群中占比已经接近50%了。”李孟远透露,现在甚至有六七十岁的阿姨也会来店铺买“新中式”。

▲马面裙广受欢迎,成为“新中式”入门代表商品。 拼多多供图

手工盘扣开衫、马面裙……“80后”白领张女士的淘宝购物车里,装着不少“新中式”服装,“去年底,我迷上了国风穿搭,几乎集齐了每一类当红潮品,逛街出游都会选择‘新中式’来搭配,既时尚也有趣。”

快手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快手电商“新中式”风格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700%。其中汉服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近300%,马面裙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倍。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品牌化、平民化是未来趋势

“服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新中式’服饰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在重庆市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大数据实验室副主任夏梁颖看来,近年来,“Z时代”(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逐渐成长为消费的主力军,“新中式”风格既符合当代时尚审美标准,又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带动了“新中式”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中国纺织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级别,近三年来相关产品商品交易总额增速超100%。

重庆本土服装品牌应如何抓住这一市场机遇?

夏梁颖认为,重庆本土服装品牌企业需要加大在“新中式”服装领域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以中国文化、川渝文化为底蕴捕捉设计元素,结合年轻人穿戴喜好和特色需求,增强企业自主产品研发能力、原创设计能力,提升品牌的文化属性和时尚度、实用性。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中式”服饰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行业爆发式增长,肯定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并且‘新中式’是有一定门槛的,需要文化积淀。”对此,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系主任李然建议,商家应注重产品质量,避免盲目追求数量和热度而忽视产品质量。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新中式”服装的本质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因此商家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尊重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而不是简单地复制或模仿。

“品牌化、平民化是‘新中式’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商家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有特色的民族品牌。”李然说。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吴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