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成为中西部首个经济总量超3万亿元城市——市统计局公布“十四五”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夏元

2025-11-11 16:01

11月11日,市统计局公布《“十四五”时期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比2020年增长24.7%,成为中西部首个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

《报告》称,经济总量稳步扩增、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是“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一大亮点。“十四五”时期,我市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预计为18.9万元/人,高于全国年均增长5.9%,快于同期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产业升级构筑新优势,是“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另一亮点。截至2024年底,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20年的526.8亿元,增至797.3亿元,年均增速10.9%,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其中,一批先进制造业集聚壮大,2024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39.9%,较2020年提高5.8个百分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95.3万辆,是2020年的22.2倍。

“十四五”时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中,我市积极参与,稳步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截至2024年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193亿元,较2020年增长25.3%。

《报告》称,“十四五”时期,我市在绿色发展、开放高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单”。截至目前,“疆电入渝”工程建成投用,每5度市外来电中有4度是绿电;创建一大批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稳定在325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20年的52.5%提升至2024年的55.1%。

我市还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内外联动,激发新质生产力,包括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不断完善,“民呼我为”等300多项应用上线实战,“三攻坚一盘活”取得积极成效,等等。预计“十四五”时期全市外贸额累计将突破3万亿元。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突破,是《报告》列举的我市“十四五”时期发展另一成效。截至2024年底,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3.08万元,增至3.97万元;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2.38万个,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9.72岁,较2020年提高1.45岁;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2%,占比提高近7个百分点。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