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梁成功架设
2025-10-17 11:38
10月17日,随着首节钢梁顺利吊装到位,由中铁大桥局承建、局设计分公司提供设计技术服务的石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梁成功架设,标志着大桥全面进入结合梁施工阶段,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石沱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上游中堆水道内,大桥正线长度1416.9米,是渝万高铁项目建设关键节点及控制性工程,有结构新颖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创下四个世界第一: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合建双联塔、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同层分幅主梁,6#主塔高253米,是世界最高双联主塔;主跨跨度608米,是世界最大公铁合建同层分幅混合梁斜拉桥。
本次架设的钢结合梁段长9.625米,宽23.6米,高4.514米,重约550吨,相当于310辆小轿车的重量。项目部采用“数字孪生+智能监测”施工体系,在550吨钢梁吊装中部署32组高精度传感器,通过5G传输与BIM模型动态联动,实现效率提升。钢梁随运输船舶抵达指定位置后,由码头吊机将钢梁吊装至滑移支架,通过纵向滑移就位并与桥面板叠合,最终由桥面架梁吊机垂直起吊至设计位置完成安装作业。
大桥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主塔远离主航道,位于水陆交界区域,水位落差大,汛期流速大,受长江季节性水位变化影响强烈,跨越浅滩区的节段钢梁无法直接船运至桥位起吊,项目部通过实地调查,严谨论证,采用“运梁船+码头吊机+滑移支架+架梁吊机”的结合梁转运架设路径,实现复杂条件下结合梁架设工作。
作业工程中,项目部突破传统吊装限制,对支架、设备、梁段监测,通过多维度实时监控技术,构建智能化施工保障体系。创新采用“水平滑移+垂直提升”复合工艺,通过布设于码头吊机、架梁吊机、架设梁段上的大量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关键受力杆件应力、外部环境、设备状态、梁段姿态的实时采集和监测,数据传输至云端并与BIM模型进行映射联动,实现吊装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监控,辅助现场决策,保障施工安全、吊装效率和安装精度。
渝万高铁建成通车后,重庆至万州的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受访单位供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