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破解农村养老“标准不统一、质量难评估”难题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盈

2025-10-14 15:34

10月14日,市市场监管局举行重庆市地方标准发布会,发布第八十九号、九十号共计80项地方标准,涵盖农业林业、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口岸物流、牵引设备更新等领域地方标准。其中,《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规范》重庆地方标准,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手段,有望破解农村养老“标准不统一、质量难评估”难题。

▲10月14日,市市场监管局举行重庆市地方标准发布会。记者 周盈 摄

现场,大足区民政局党委委员、低保中心主任胡媛媛介绍,《“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构建“乡镇牵头、多方参与”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格局。然而,全国多地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时,普遍面临“标准不统一、服务碎片化、质量难评估”等问题,缺乏适配农村实际的规范体系。在此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应运而生,对推动重庆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在内容上,标准遵循科学逻辑,全面覆盖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全链条。它统一定义了“农村互助养老”,提出总体原则,确定阵地建设、服务结果运用、资金来源、人员组成等要求;规定服务队伍培训,明确各相关方工作职责;提出服务对象确定、服务形式(上门服务、集中服务和服务记录等)等内容;还增加信息化服务要求,规定表彰表扬、绩效评价与投诉处理等。

“该标准顺应重庆市农村老龄化快速发展需求,旨在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手段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升整体质量和水平,构建更完善、包容和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胡媛媛说。

现场,市口岸物流办公路物流处处长蔡湛介绍了《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贸易术语》重庆地方标准。

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贸易实践中,贸易术语使用不当等问题让从业者困扰。当前,部分企业跨境公路贸易合同仍沿用CIF等仅适用于水路运输的术语,发生纠纷时规则基本无效,企业面临物财两空的法律风险。

此次发布的地方标准创新性地提出覆盖运输全过程的5组21个附加贸易术语(TAOBH系列),明确界定基础术语及其定义,适用于国际贸易合同中跨境公路运输相关条款应用等场景,能有效解决跨境公路贸易领域诸多痛点。

蔡湛称,该地方标准实施后,将推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贸易降本增效,规避陆上贸易风险,减少贸易纠纷,对提升贸易规范化、国际化水平意义重大,也将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新动力。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周雨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