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里的劳动者 他们用一双“慧眼”守护高速公路施工安全
2025-10-05 22:22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庆市交通建设战线依旧繁忙。作为重庆高速公路网中重要的纵向联络线——垫丰武高速公路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施工。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形象进度20%,已开工工点达65处,全线27座桥梁、9座隧道均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约497万方,建设势头强劲。 在这背后,有一支“不放假”的队伍,正通过“线上巡查+线下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构筑起一道立体的安全防护网——他们就是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工程质量监督支队(以下简称“质监支队”)。
垫丰武高速是重庆“四环二十二射六十联线”高速公路网中的第23条联线,全长约160公里,横跨垫江、丰都、武隆三个区县,总投资达325.73亿元。项目设有特大桥6座、特长隧道9座、互通立交13处,兴义长江大桥、仙女山隧道、火炉隧道等控制性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监管任务艰巨。
“双节”期间,当大多数人与家人团聚、享受假期时,质监支队的指挥大厅里却是一片紧张有序的工作场景。值班人员紧盯屏幕,通过“远程视频巡查系统”对全市在建交通项目开展不间断巡查,垫丰武高速等重点工程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请调取垫丰武高速仙女山隧道出口实时画面。”“发现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请立即通知现场整改。”值班组长一边切换监控画面,一边迅速下达指令。巡查内容涵盖施工状态、安全措施、人员操作等多个环节,一旦发现隐患,立即启动“电话通知—工单交办—跟踪整改—资料归档”的闭环处理机制。
除了视频巡查,各项目微信群也成为质监支队开展“指尖监管”的重要平台。支队项目联系人通过微信群实时抽查人员在岗情况、发布安全提示、收集整改反馈,实现对垫丰武高速等76个在建项目的“云端联动”。
线上发现疑点,线下精准核实。质监支队的监管并未止步于屏幕之前。“双节”期间,支队科学调配执法力量,组织多个现场检查组,直插垫丰武高速等重大项目施工一线。
在仙女山隧道深处,执法人员仔细检查通风、瓦斯监测和应急设备运行情况;在火炉隧道进口,检查组重点关注了超前地质预报和涌水突泥风险段的应对措施。对于线上巡查发现的典型问题,线下执法更是有的放矢,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真落实、问题不反弹。
“线上巡查范围广、效率高,线下检查看得细、挖得深。两者结合,才能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把控。”一位正在现场执法的队员表示。
“我们通过‘线上巡查+线下执法’的融合模式,推动安全监管从单一人防向‘人防+技防’深度融合转变,实现节假日期间‘不停工、不停管、不停改’。”质监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节”期间,质监支队共开展远程视频巡查11项目次,覆盖合同段23个、工点33个;同期派出线下检查组5批次,深入10个关键工点,排查并督促整改现场安全隐患二十余项。这种“线上线下、双驾齐驱”的监管体系,既提升了监管效率,也压实了参建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