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6个“向上跃升”
2025-09-23 11:18
9月23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称,目前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马当先” ,实现了6个“向上跃升”——
▲9月23日,市新闻发布大厅,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介绍相关情况。 记者 李雨恒 摄
产业能级持续向上跃升。龙头企业与科技领军企业跨界融合,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转型,形成以长安、赛力斯为龙头的整车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3类系统、12类总成、56类部件实现全覆盖;“重庆造”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4.3万辆跃升到2024年95.3万辆,汽车产量从2020年158万辆跃升到2024年的254万辆。
龙头企业品牌持续向上跃升。全国第3家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渝组建,年营收预计超3500亿元;赛力斯以“智慧重塑豪华”,树立“重庆造”高端车名片,年营收突破1450亿元,正加速成长为世界级新豪华汽车领先品牌;长城汽车在渝建成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硬派越野和皮卡生产基地;庆铃汽车等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乘用化转型步伐加快;千里科技推出“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AI+车”战略布局初见成效。
产品持续向上跃升。问界、阿维塔、深蓝等车型受到市场青睐,“重庆造”汽车更高端、更聪明、更安全、更畅销,“重庆造”主流新能源汽车价值大幅提升到23.6万元,实现了品牌向上、产品向上。
产业链持续向上跃升。培育引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624家、汽车软件企业220家、车规级芯片企业27家;“重庆造”电池、电驱、电机、变速器等零部件产品技术水平和产销规模居于全国前列,在功率半导体、模拟射频、驱动控制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产业生态持续向上跃升。目前全市建成充电桩42.2万个,平均每2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个充电桩配套,建成超充站1556座,在省级层面率先实现乡镇街道超快充设施全覆盖;建设成渝“氢走廊”,实施L3级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等10项国家级试点,智慧公交、无人驾驶物流车等加速进入日常生活。
技术创新水平持续向上跃升。重庆持续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在智能电驱、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形成一流体系化自主创新能力。目前重庆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69%,自主品牌汽车产量占比达到90%。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