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博会·嘉宾演讲|于英涛: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将技术愿景转化为繁荣现实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吴刚 佘振芳 张锦辉 谢智强

2025-09-05 12:37

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大算力驱动大模型、大模型重构大体验的磅礴之势,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广泛应用于政务、教育、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然而,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仍面临结构性鸿沟、产品价值规模化释放以及生态培育等挑战。为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唯有持续深化创新探索,才能将绚烂的技术愿景转化为繁荣现实。

▲于英涛。记者 张锦辉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首先,算力筑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需以协同创新突破算力天花板。尽管算法和数据创新能提升大模型性能,但“大力出奇迹”的规模法则仍未改变。面对万亿级参数模型和多元算力生态,提升算力体系效率尤为关键。这包括通过连接技术创新突破卡间互联瓶颈,研发双协议超节点产品以提升训练效率;创新推出零延迟计算网络,以开放架构实现多元异构算力与网络协同;以及打造数据高速广域网传输方案,破解跨数据中心模型实时开发难题,实现千公里级数据分钟级可达。

其次,场景赋能是激活业务生命力的关键,需以实践创新实现规模化价值变现。“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技术独角戏,更是大模型与行业数据深度结合,在业务场景中实现价值释放。企业应躬身入局,推动IP技术共建,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与数据,并对外共享,助力各行业AI应用落地。例如,通过部署AI政务智能体、脑血管专病智能体以及轨道交通出行方案,将AI从实验室样品转化为生产型爆款。

最后,生态共融是铸就高峰的必由之路,需各方协同共建美好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是一场长跑,追求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单点突破难以形成高原。通过践行政府搭台、企业搭链、创新搭伴、资本驱动的理念,创新打造产业模式,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集研发、生产、配套、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社区,开放实验室和生态网络,贯通从模型开发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促使政产学研金服用同频共振,共同培育壮大AI高质量发展的分析力量。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