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在渝开赛 1.7万名“小飞手”角逐“天空赛场”
2025-08-15 20:19
戴上专用眼镜,娴熟操纵遥控器,驾驶一台无人机成功穿越多个障碍圈……“小飞手”吴鸣鹏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下来,得到裁判组一致授予满分。
▲8月15日,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侦查无人机比赛。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8月15日,2025中国航空航天科普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在渝启幕。作为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共有1.7万名选手脱颖而出跻身总决赛,在近3万平方米赛场上角逐“操控类、编程类、组合类、虚拟类、创意类”5个类别共24个赛项,创下“参赛人数最多、选手水平最高、比赛项目最全、赛场面积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赛事“五个之最”。
▲8月15日,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无人机远程操控。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操纵无人机进行空中格斗、模拟无人机开启货运接力……在操控类飞行赛场,“小飞手”们铆足干劲,操纵着无人机上下翻飞,只见一架架灵巧的无人机如离弦之箭,时而敏捷地穿梭于多个复杂障碍之间,时而精准悬停在指定区域,时而迅猛俯冲然后迅速轻巧攀升,完美地完成一项项高难度任务。
▲8月15日,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无人机格斗比赛。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编程类赛项现场,则是深度考验选手们对无人机编程的掌控能力,他们通过编写代码让无人机精准完成任务,充分展现人工智能与无人机技术的融合;创意类赛项更是亮点频出,各种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无人机应用方案不断涌现,充分激发出青少年的无限创造力。
▲8月15日,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无人机编程比赛。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8月15日,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无人机足球赛。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每一台无人机的起飞,都考验着孩子们对无人机技术的掌握水平。”比赛裁判员赵博介绍说,大赛主要考核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操控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精准控制能力、仪表飞行能力、编程能力等,选手们在操作过程中将不断训练思维能力。同时随着无人机运动逐渐规范化、专业化,亦将推动低空产业进一步发展。
在赛场外,包括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外国语小学校、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等10所国内中小学校被授予“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称号,10家具备优质资源和科普能力的单位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宇航学会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比赛主办方负责人表示,该项竞赛活动已连续3年在渝举办,不仅充分展示了山城立体多元的城市风貌,亦成为拉动相关消费的重要平台。此前两届活动累计带动相关消费超30亿元,预计本届大赛将再带动20亿元消费,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