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产量、产值激增23.1%、27.9%!重庆摩托车产业成拉动工业增长重要引擎
2025-08-06 14:22
8月6日,记者从市经济信息委获悉,今年1-6月,全市摩托车产量达到362.2万辆,同比增长23.1%,完成产值536.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9%。该产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5%,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到16.4%,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6月18日,巴南区宗申集团摩托车生产厂房里,工人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越野摩托车。通讯员 刘纪湄 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市企业表现亮眼。隆鑫、宗申、银翔三家企业稳居全国燃油摩托车销量前十;而在电动摩托车领域,雅迪、爱玛、台铃、绿源、小刀等龙头企业持续上量,产量达123.7万辆。
海外市场是我市摩托车产业的主力阵地。1-6月,全市共出口摩托车310.5万辆,同比增长41.2%,出口金额达133.61亿元,同比增长48.4%。随着全球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的加速回暖,我市摩托车出口也迎来新一轮增长。隆鑫、宗申、银翔、千里科技、航天巴山等五家本土企业进入全国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
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我市正加速推动摩托车产业向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今年1-6月,全市中大排量高端摩托车产量约10万辆,同比增长67%;电动摩托车产量达123.7万辆,同比增长33%。以“无极”“赛科龙”“魔方”等为代表的中高端品牌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满足了市场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人士表示,我市摩托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海外市场复苏、国家政策引导、消费需求释放以及“禁限摩”政策松动等多重利好。一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推动市场向更安全的轻便型电动摩托车转型,为我市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遇。二是高端需求持续释放,随着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摩托车正从交通工具向休闲娱乐产品转变。摩托车专业改装店数量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摩托车主题民宿、营地等新业态也迅速兴起,高端市场潜力巨大。三是“禁限摩”逐步放开趋势明显。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大中城市调整摩托车限制政策,国内市场空间正稳步扩大。
接下来,我市将实施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摩托车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全球化发展。一方面,将支持企业在街车、赛车等中高端市场持续发力,并加快提升电动摩托车规模。另一方面,将围绕产业链图谱,重点引育智能驾驶系统、动力电池等核心配套项目,实现补链强链。
此外,我市将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与“线上展厅+区域中心仓”的直销模式;积极争取更优化的“禁限摩”政策,并引导金融资本支持产业发展;支持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突破电喷系统、高端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