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新规落地重庆,实施首月效果如何?记者探访→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盈

2025-07-20 19:20

抹布被随意扔在生锈的水龙头上,待烹饪的食材堆放在垃圾桶旁,厨师炒菜不佩戴口罩……这些令人不适的操作画面已成为无堂食外卖的普遍“顽疾”。

所谓“无堂食纯外卖餐饮”,其实就是没有传统堂食的商家,这类商户严格来说不能称作是一家饭馆,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厨房,省去了堂食用地的成本,专注于线上运营,以更灵活的方式服务市场需求。

不过,这个模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为这类商家不提供堂食,没有消费者去现场监督,容易形成监管盲区,出现“卫生死角”,食品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

7月1日,由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作为全国首个针对纯外卖业态量身打造的服务标准,从准入门槛、加工流程到配送环节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

这项被业内称为“最严外卖新规”的政策,新规实施首月效果如何?能否终结纯外卖店“脏乱差”的顽疾?连日来,记者走访重庆多处外卖聚集区,发现部分商家已通过“微改造”更加规范化,但仍有店铺在卫生、资质等方面游走于监管边缘。

部分外卖店“改头换面”,借力实现品质升级

7月19日中午,记者随机点开某外卖平台,选择销量靠前的无堂食店铺进行探访。在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美滋滋烤肉拌饭”操作间内,灶台上方的高清摄像头将切配、炒制、装盒全流程实时传输至平台页面,后厨地面干净无油渍,食材分类存放在带标签的保鲜盒中。透过手机直播画面可见,多名厨师正佩戴发网在操作间内备餐,装食材的塑料筐整齐码放在不锈钢货架上。

根据《规范》要求,无堂食外卖商家需在平台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明厨亮灶视频及数字化追溯系统。据店主陈先生透露:“按新规改造后厨花了3万多元,但顾客复购率提升了20%,现在每天能多接50单。”

▲堂食外卖商家线上开启“明厨亮灶”。平台截图

记者发现该店不仅实现了“生熟分离”,还增设了外卖封签机和保温箱。配送员小李展示手机中的培训记录:“平台要求我们每周参加食品安全课程,现在取餐时必须检查封签是否完好。”

随后,记者在渝北区龙溪街道一家名为“小厨娘轻食”的外卖店内看到,原本拥挤的操作间被垂帘分隔成清洗区、切配区和烹饪区,生食砧板(红色)与熟食砧板(黄色)分置两侧,食材分类存放在带标签的收纳盒中。“以前随便找个角落堆菜,现在必须按色标管理,执法人员手把手教我们改造。”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

部分商家仍存卫生漏洞和资质造假问题

尽管部分店铺积极整改,但暗访中仍发现不少问题。在江北龙湖新壹街,某炸鸡店隐藏于走廊尽头,记者以消费者身份上门取餐时发现,店内油渍遍布地面,待用鸡块直接堆放在敞口塑料箱中,与垃圾桶仅隔一米。操作台上,未清洗的菜板与生鸡肉混放,两名店员未佩戴手套直接分装薯条。当记者询问为何未公示实时视频时,店主坦言没听说过新标准,“我们主要做学生生意,便宜量大,平台抽成高,做直播买设备要两三万,哪有钱折腾?”

在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煲仔饭店”,记者注意到外卖包装仅用普通塑料袋封装,未使用食安封签。店员解释:“封签要额外花钱买,我们用订书机钉一下也一样。”而根据《规范》,封签需具备“开启后不可复原”功能,订书针显然不符合要求。某外卖平台骑手透露:“有些商家为了省成本,甚至用普通胶带代替封签,我们也不好强制要求。”

更隐蔽的是资质造假。某外卖平台上标注“江北区北城天街”的粥铺,实际位于居民楼内,其上传的许可证照片经放大后模糊不清(分辨率不足300dpi)。此外,部分商家虽安装监控,但摄像头角度刻意避开操作核心区,或仅在检查期间开启“表演模式”。一位骑手透露:“有些店白天干净,晚上关店后食材就乱堆。”

给无堂食外卖“上紧箍”,平台已上线专区响应

第五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3.4%。

然而,随着外卖市场的迅速扩张,无堂食外卖食品安全隐患大、经营不规范等问题日益凸显。此次重庆出台的《规范》团体标准直击行业乱象,向投机钻空子的外卖商家“念起紧箍咒”。

“无堂食外卖监管曾是‘三无’地带——无堂食场地、无现场监督、无追溯体系。”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规首次明确核心环节:商家需具备食品经营许可和明厨亮灶资质,建立数字化追溯系统;外卖包装须标注12项核心信息并使用食安封签;平台需实现“视频监控+订单数据+配送轨迹”三维监管。据悉,新规实施近一个月来,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开展多场培训推广活动。

对于争议较大的平台责任,《规范》则首次明确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的三大法律义务:资质审核义务、数据共享义务和公示监督义务。若因审核失职导致无证商家入驻,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配送超时致食品变质,经营者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赔偿医疗费等损失。

面对新规,平台方面也积极响应。比如,目前“美团外卖”已在首页显著位置上线“明厨亮灶”专区。商家可申请开通“明厨亮灶”直播,消费者也可以推荐商家加入。据美团方面透露,将为参与“明厨亮灶 阳光厨房”的商家提供硬件设备和安装费用补贴、平台流量倾斜等系列支持,帮助食品安全优质商家实现更好发展。

同时,2024年底,美团打造了“店型轻量化,更专注于外卖服务”的外卖专营新模式——品牌卫星店。所有新开卫星店必须接入“明厨亮灶”后厨直播系统,美团正在开发的AI巡检功能,也将利用视觉识别技术,自动标注后厨直播画面中的不规范行为,并触发系统预警。据统计,美团已经与重庆头部商家开办了超过100家卫星店,涵盖洒瓦、陶娃子等重庆头部商家。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认为,《规范》发布后,重庆的无堂食外卖店铺在经营层面将会出现不少新变化。袁帅预测,在成本方面,店铺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改善经营环境、提升食材质量、更新包装设备等;在运营流程上,店铺要建立更加严格的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和配送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

“从长远来看,《规范》为行业树立了明确的标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和竞争力。”袁帅说。据测算,新规全面落实后,重庆无堂食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风险将降低60%。

同时,专家也提醒需警惕“形式合规”陷阱,比如部分商家可能只为应付检查而改造,比如临时悬挂摄像头却不开机。这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突击检查,并建立消费者有奖举报机制。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