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重庆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00公里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廖雪梅

2025-07-17 16:52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重庆如何加快打造韧性城市?7月17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我市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经济、适用、安全、集约的综合管廊建设,在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00公里,有效缓解“马路拉链”“空中飞线”等城市治理顽疾,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

据介绍,自2016年在南川、开州等7个区县启动综合管廊建设试点以来,我市通过积极探索,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和政策制度体系等方面取得成效。截至上月,全市累计开工综合管廊227公里(含干线、支线、小型管廊),建成廊体200公里,建设规模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

▲开州区滨湖北路综合管廊。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顶层设计方面,重庆率先出台了全国首部综合管廊领域省级政府规章《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印发《关于城市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的指导意见》《关于城市综合管廊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参考标准(试行)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着力完善管线入廊收费制度;同时,结合山地城市特点,出台《山地城市紧凑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标准》《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等10余部技术标准和图集,初步建立综合管廊地方标准体系。

不仅如此,市住房城乡建委统筹各区县编制《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加强综合管廊年度建设计划管理,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干线、支线、小型综合管廊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陶家隧道、一纵线等中心城区干线综合管廊项目,支持高新区打造综合管廊体系化建设示范样板,积极推广综合管廊工业化建造。其中,巴南区、涪陵区、铜梁区等5个区县和1个市级项目已开工28公里装配式管廊,形成廊体19公里。

资金保障方面,2016年至2019年,重庆安排市级城建资金支持7个区县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试点,根据考核结果对试点项目予以资金补助,累计下达补助资金8.6亿元,推动江津、南川、开州等区县25公里综合管廊引入社会资本。

此外,市住房城乡建委定期组织开展综合管廊运营安全评估、隐患排查整治、业务宣贯培训,深入项目一线“上门服务”“对症下药”;指导区县实施智慧管廊建设,高新区、沙坪坝、巴南等9个区县管廊监控平台已建成投用,共计44公里管廊实现智能化运行。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