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拳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盈

2025-06-27 17:55

6月27日,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整治现场推进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4月以来,重庆市场监管部门以“四个最严”要求为遵循,围绕农村食品市场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通过排查隐患、严打违法、规范引导三项举措,全力净化农村食品消费环境,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针对农村食品领域存在的原料污染、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顽疾,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全市执法力量,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农村集贸市场及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94万户,发现较大隐患646个,已完成整改550个。

为提升监管精准度,监管部门对食用植物油、酒类等高风险品类实施靶向抽检1.8万批次,查出不合格食品649批次,并全部落实封存、下架、召回等处置措施。针对网络销售新业态,专项监测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重庆网店568家次、公众号471个次,督促删除违规食品信息43条,关停违规店铺3家,封禁账号1个,进一步完善网络监管关键词库,织密线上线下一体化防控网络。

在执法环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态度,建立“投诉举报+媒体监督+日常监管”多维度线索收集机制,对制假售假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专项行动中,王某使用工业松香加工猪头肉案、某禽蛋经营中心假冒“正大鸡蛋”案、卢某销售未经检验检疫肉类案等一批典型案件被依法严惩。市消委会针对李某等人以鸭肉冒充牛肉欺诈消费者行为,提起全市首例食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获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086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3.02万公斤,罚没金额达441.44万元,责令整改1207家,取缔无证经营9家,14名违法人员被实施“处罚到人”,16起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形成强力震慑。

为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同步推进“监管+服务”双轮驱动。一方面,鼓励食品小作坊升级改造,推动359户农村食品经营店完成规范化建设,深化特殊食品经营示范创建;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对农村食品从业者开展法律法规宣贯,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盯农村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持续加大隐患排查和案件查办力度,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同时强化部门协同和行刑衔接,推动社会共治,切实守护广大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