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西洽会|专家:西部地区走好碳中和之路 产业重构与终端消费匹配很重要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申晓佳 张锦辉

2025-05-23 17:56

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土面积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二。在这片广阔地区中,碳中和有哪些优势,路径是什么?5月23日,第七届西洽会主要活动“2025中国西部碳中和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与会专家给出了建议。

▲5月23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2025中国西部碳中和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举行。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可圈可点。”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军涛表示,重庆发电以火电为主,今后可以积极探索低碳路径,让能源结构更“绿”。

“陆海新通道为我们搭建起了中国西部合作的通道。”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署长、拿督·巴威斯博士表示,中国西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重庆、四川等省市在食品加工、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依托陆海新通道,可以成为马来西亚可持续发展的棕榈油理想的合作伙伴。

▲5月23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与会人员在2025中国西部碳中和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场聆听嘉宾发言。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兼具资源的“天时”与通道的“地利”,西部地区的碳中和路径应该怎么走?

“其实碳中和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复杂!”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表示,要实现“零碳”发展,产业体系的重构和终端消费的匹配非常重要。

他举例说,化石燃料如石油,要经历勘探、开采、加工转换等一系列环节,最后用于燃油汽车。而可再生能源如光伏,要经历组建、安装使用等环节,最后发电可用于新能源汽车,这其实也是一种产业重构。2024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总量2.78亿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已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西部地区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工业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大户”。如何构建“零碳”工业?原国家能源研究所所长戴彦德表示,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分类施策。例如,根据研究,钢铁行业需要提升能效、狠抓工艺变革;而建材行业需要注重需求减量和负碳技术(以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为核心的技术)。要分阶段积极稳妥推进实现高质量碳中和。

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房庆给出了西部地区碳中和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建议。他表示,西部地区既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也是能源基地。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引导社会投资投入绿色低碳产业;要强化科创驱动,加大绿色低碳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要加强绿色低碳人才的引育,同时还要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积极学习国内外的优秀理念和成熟经验。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周雨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