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大风过后 2550台“重庆造”风机平安无恙 超6成机组发电量大幅跃升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夏元

2025-04-19 15:05

4月中旬我国多地出现极端大风天气,布局在国内71个风电场项目的2550台“重庆造”风电机组表现如何?

4月19日,总部位于重庆的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下称“中船海装”)公告称,上述风电机组全部通过极端天气“硬核”考验平安无恙,并且超6成风电场项目还“化危为机”在大风中跳起“能量之舞”,有39个项目平均利用率超99.8%,10个项目实现满负荷运行。

▲此次极端大风天气下,2550台陆上和海上“重庆造”风机经受住考验。(受访单位供图)

“极端大风天气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风电项目收益带来机遇,催生发电量攀升高峰。”中船海装负责人介绍,当前企业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多地布局71个风电场项目。收到大风预警后,各处风电场立即组织对风机机组进行全面排查,开展预防性维护,及时消除设备潜在隐患,确保每台机组均以最佳状态迎接考验。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毛竹沙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安装了20台“重庆造”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通过此次超9级大风“洗礼”,这些风电机组持续满负荷运转,单日发电量提升了30%。

还有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风电场项目,安装了59台“重庆造”3.4兆瓦风电机组。在此次超10级大风冲击下,这些机组平均可利用率达99.97%,可利用小时数超85小时,展现出超强稳定性。

“2550台机组能够在大风、沙尘暴等极端环境下平稳运行,除了提前调整设备运行方式,开展预防性维护消除风险隐患外,机组本身的防护设计也有助力。”中船海装技术研发负责人介绍,为保障风电机组适应低温环境,研发人员围绕材料选型、控制策略优化、提高加热系统效率等采取多项措施,如机组的机舱控制柜、变频器、齿轮箱、发电机等部件均配备加热功能,能够自动检测环境温度并在低温环境下自动启动加热。

为避免大风沙尘天气给风电机组运行带来的风险和发电量损失,中船海装研发人员还对风电机组结构进行优化。比如在机组机舱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计专属通道,使沙尘尽可能沿着风道排出,并在进风口安放棉纱进行防尘。另外包括风电机组的叶片、塔筒、机舱罩、导流罩等零部件均进行防尘设计,保障了风机在遭遇沙尘暴天气时依然安全稳定运行。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