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开一个国内先例 川渝共建货运电走廊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雨

2025-04-18 21:21

4月18日,由中际新能源、中焕电投新能源、中际汽车服务公司共建的川渝零碳物流产业共建示范项目在重庆市铜梁区举行建成投用仪式。

▲川渝零碳物流产业共建示范项目投用的新能源重卡。记者 周雨 摄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去年1月,这3家公司已在重庆市永川区建成投用首个新能源重卡一体化运营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建设璧山、合川、江津、綦江等4个项目。

而四川蜀道新能源公司已在成都龙泉民生物流园、成渝高速资中停车区、成渝高速永川服务区和重庆果园港4处设置了6座重卡充换电站,实现了成渝高速充换电重卡项目全线贯通。

以新能源重卡串联起的物流网络正在川渝两地加快推进形成。

▲川渝零碳物流产业共建示范项目,新能源重卡正在换电站更换电池。记者 周雨 摄

重庆在“车站电后市场”全链条布局,开国内先例

建设“成渝电走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明确的一项重点任务。有趣的是,两地在相向推进“成渝电走廊”上,虽模式不同,却各自开创了一个国内先例。

重庆实施该项目的3个企业均是民营企业,开创了新能源重卡“车站电后市场”全链条布局的国内先例。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川渝零碳物流产业共建示范项目共占地50多亩,其主要功能有四大块:

一是新能源重卡,共100万辆,采用的全是徐工新能源重卡,载重32吨,由中际新能源运营。

二是换电站,共3个换电站,采用的是徐工云电换电站,每个换电站储备7块电池,司机更换电池时,只需扫码,就由一个类似于龙门吊的设备自动完成,换一次电池需3分多钟。换电站由中焕电投新能源运营。

三是光伏发电,主要利用厂房屋顶进行光伏发电,电量用于电池充电。由中焕电投新能源运营。

四是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维修、汽车保险、司机就餐住宿等后勤服务,由中际汽车服务公司运营。

其实,这3个公司均属由同一投资方投资,它们在共同服务川渝零碳物流产业共建示范项目的同时,也同时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所有的新能源重卡都是我们的,所有的重卡司机都是我们的正式员工。”中际新能源董事长王东然说,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易获得大型厂矿企业的大宗、长期物流订单,厂矿企业所能得到的物流服务也更稳定、成本更低。

四川沿高速公路布局重卡充换电站,开国内先河

蜀道新能源公司是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独资子公司,是国有企业。该公司推进成渝货运电走廊的时间更早:2023年仅用1年时间,就建成沿成渝高速公路的6座重卡充换电站,开创了沿高速公路布局重卡充换电站的国内先河。

但该公司的重卡充换电站业务较为单一,只为新能源重卡提供换电业务,自己并不从事物流、维修等业务。

而蜀道公司投资的重卡充换电站投资较小,每个充换电站只需投资300万元至1000万元。因其服务的新能源重卡分属不同的人,换电池较难,充电时间又太久,需要引入专业运力。目前,民生物流已首批投入50辆新能源重卡,在成渝之间开行定时、定点、定线、定价、定车次的“五定”公路班车。

中际新能源等公司投资的川渝零碳物流产业共建示范项目,虽然没有以上问题,但投资相对较大,每个项目投资1亿元左右。

将建数字化平台服务成渝电走廊

这么大的投资,王东然为什么愿意干?

“主要是因为有市场前景!”王东然说,他们去年在永川建设的首个项目,已经运营了1年多时间,实践证明他们的运营模式优势明显,有利可图,也易复制,已吸引香港两个家族资本入资该项目。由此,他们决定快速复制该项目,启动铜梁、江津等地项目建设。

永川项目投用后,中际新能源以其电动化、智能化重卡矩阵,很快就重塑当地矿山、港口、基建场景的运输生态,拿到了华西建材、理文纸业等企业的长期物流订单,去年实现营收7000万元。铜梁项目尚未投产,就从当地两个非煤矿山企业分别拿到10年和20年物流订单,每年超过2400万元。

永川项目的新能源重卡用的是344瓦电池,以换一次电池跑200公里耗电240度电为例,电费只需144元,若是用油车,则需90升柴油,费用是675元。他们测算,一台新能源重卡每个月可节省2万多元油费。

而中际汽服将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能让新能源重卡真正实现“用得好、用得久”。

目前,中际新能源还正在开发新能源重卡货运数字化平台。这个数字化平台建成后,厂矿企业可直接在平台上下单,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可实时监控驾驶员状态,对疲劳驾驶进行远程启停,避免安全事故;可实时测量货物重量,不再需要复杂的过磅程序。

王东然表示,这个平台将广泛服务川渝及周边的货运公司、货车司机,助力川渝打造更为高效、便捷、绿色的物流体系。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