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出炉 重庆3品牌入选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佘振芳 见习记者 侯月

2025-04-12 19:14

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来自我市的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冷酸灵”、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庆啤酒”两个企业品牌以及“涪陵榨菜”区域品牌入选。重庆德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玛格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

记者注意到,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93个企业品牌中食品行业38个、轻工行业28个、纺织行业14个、医药行业13个,43个区域品牌中食品品类有15个,比例超过1/3。

据介绍,本次评选由工信部主导,基于严格的评价机制,从产品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文化赋能力四大维度综合考量,旨在分级打造代表中国品质的消费名品方阵,并向全球市场推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品牌。

工信部此前曾发布公告称,将对中国消费名品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各类政府引导基金和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资源精准对接名品企业融资需求,对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承载区域、重点企业提供支持。

市经济信息委消费品工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正在推进的消费品“爆品”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实施品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发布,强化数字赋能,丰富市场供给,打造一批品质过硬、消费者喜爱的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品牌产品,为推动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品牌力量。

新闻多一点>>>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企业品牌】

重庆啤酒

诞生于1958年的重庆啤酒已有67年历史,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建的本土啤酒品牌之一。作为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品牌,重庆啤酒自上市之初便确立了清爽透冽、醇和顺滑、鲜活明快的口感风格,既能完美契合重庆火锅的麻辣鲜香,也能平衡烧烤与江湖菜的浓烈风味。

在此基础上,重啤不断探索风味创新,除重庆纯生、重庆国宾等经典产品外,近年来还推出重庆国宾醇麦、重庆精酿白啤、重庆精酿黑啤等系列新品,持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依托深厚的品牌积淀与持续的产品创新,重啤已发展成为中国第四大啤酒公司,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基于这一网络,重庆啤酒正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推广“吃重庆火锅、喝重庆啤酒”的正宗重庆体验,传播重庆城市文化。

目前,重庆啤酒已实现全国销售,并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成长为当地的重要啤酒品牌。

冷酸灵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核心品牌“冷酸灵”诞生于1987年,是中国较早的四大国产牙膏品牌之一,也是行业率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称号认定的品牌之一,广告语“冷热酸甜,想吃就吃”家喻户晓。

在市场竞争环境的驱动下,登康口腔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攻方向,聚焦专业化、年轻化和国民化,依靠品牌创新、产品升级、渠道精耕、聚焦发展和全域协同,驱动国货品牌的持续焕新升级。

在抗敏感牙膏细分领域,冷酸灵线下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定在60%左右,稳居细分市场第一。2024年,冷酸灵牙膏、牙刷品类在线下零售渠道的市场份额进位行业前三。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

涪陵榨菜

重庆涪陵是我国种植规模最大、加工最为集中的榨菜产区,被誉为“中国榨菜之乡”。

涪陵榨菜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为“世界三大腌菜”,其选用生长在涪陵特定环境的青菜头为原料,经“三腌三榨”独特的加工工艺生产而成。

近年来,涪陵区持续推动涪陵榨菜品牌建设,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涪陵区青菜头收砍面积73.8万亩,总产量190万吨,产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

【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

德庄

德庄自主研发“全辣度”分级标准,以科学量化辣度为核心,解决了传统火锅辣度模糊、感知差异大的痛点,这一标准成为重庆市地方标准和国家团体标准。

围绕上述标准,德庄开发出丰富的系列调味产品,包括火锅底料、辣椒面、辣椒油、辣椒酱等,满足消费者对方便、快捷、美味的追求。

从基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大火锅,到国内首条火锅调味品自动化生产线,再到中国首个以麻辣为主题的火锅博物馆,德庄以“全辣度”为核心,推动火锅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玛格家居

玛格家居品牌成立于2004年,拥有3大智造基地、8项国家荣誉、500+专利技术、四大品牌,1000+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

玛格家居布局四大品牌(玛格极、玛格精品定制、玛格全屋定制、玛菓)、七大产品系统(定制衣柜、厨房系统、室内门系统、护墙系统、卫浴系统、阳台系统、配套宅品),为全国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全屋定制家居解决方案。

在产品革新上,玛格家居与南林大等科研院所合作,解决实木抗变型难题;软硬件同步升级,引进德国先进设备及智造体系,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柔性化智能+装配化品质交付;开发“五重品质监管体系”,将品控覆盖从采购到保存、生产、入库、送货及落地安装全流程。

专家观点>>>

打造更多“重庆造”消费名品

需从三方面发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佘振芳 见习记者 侯月

4月11日,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公布,记者注意到,重庆虽有3品牌入选,但与其他省市相比还存在差距,如江苏有11个品牌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浙江、广东等也有9个品牌上榜。

为何存在如此差距?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权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因素:一是重庆消费品生产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都不大,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更是偏少。二是重庆消费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辨识度不够、美誉度不高,IP不鲜明,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也较弱。三是重庆消费品的品牌创新力不强,新技术赋能、新场景融合等方面做得不够,特别是在品牌故事挖掘和文旅结合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消费品工业是保持制造业规模基本稳定的有力保障,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重庆如何迎头赶上,打造更多消费名品?李权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遴选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消费品牌,根据成熟度进行梯次培育,力争培育一批重庆本土时尚消费品牌。二是差异化支持企业培育消费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发挥技术优势,着力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功能,打造品牌消费品;引导中小微和初创企业深耕细分市场、聚焦专精特新,打造差异化产品极致体验,引领消费潮流。三是创新消费体验模式。鼓励市内消费品企业创新消费体验模式,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积极融入网红景点等文旅场景,通过商文旅融合发展提升“重庆造”消费品知名度。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