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长江经济带发展将呈现六类趋势 来看专业报告解析→
2025-02-25 17:37
2月25日,重庆智库暨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在渝公布《2025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总报告》之春季洞察报告称,今年作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的第9个年头,以及“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长江经济带发展将呈现6类趋势,一起来看。
报告表示,随着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持续实施,今年其发展最大趋势是“高度衔接、深度融汇”。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将持续高度衔接、深度融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多个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政策安排。
“统一布局、分类指导”是今年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第二类趋势。其中,上海、重庆作为长江经济带“一头一尾”的超大城市,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对空间的需求并进行统筹平衡;而作为长江经济带沿线特大城市的南京和武汉,需要对区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整治在空间及时间上作出合理安排,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形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能治理。
“各展所长、各美其美”是第三类趋势。比如,在长江上游,重庆正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建设“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在长江中游,湖北正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长江下游,江苏一体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家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上海和南京同步提出抢占营商环境高地,进一步优化政策服务整体性清晰性便利性;浙江提出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服从整体、合作多赢”是第四类趋势。报告表示,今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主要涉及强化源头治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污染治理。另外,今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还将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长江沿线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便捷共享。
“局部干预、上下同频”是第五类趋势。比如,江西将聚焦发展、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湖南提出以招商引资新成效,拼出经济发展新气象;贵州将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体系,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优特色农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等等。
“目标一致、未来可期”是第六类趋势。目前正在实施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基础上,将青海、西藏同时纳入13个省(区、市)政策实施范围,各地将共同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研究关注的空间和领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
从2016年以来,重庆智库暨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每年都会公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总报告及专题报告,为中央相关部门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决策提供参考。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