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获人民银行总行批准 重庆将开展农业转型金融试点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光红 李雨恒

2025-02-17 12:51

2022年8月,重庆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去年印发的《重庆市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高质量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如今,这项改革进展如何?

2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推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人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温江勇在会上就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2月17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外汇局重庆市分局副局长温江勇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李雨恒 摄

“2024年以来,我们紧扣‘智融惠畅’工程,积极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驱动力,助力重庆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重点抓好了五方面工作。” 温江勇表示。

一是抓总量,绿色金融资源加速聚集。截至2024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超8200亿元,同比增长20%,较全市各项贷款增速高14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全市各项贷款平均利率约1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新增绿色融资规模超2200亿元,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近三成。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11家与市政府签署绿色金融合作协议的银行,在渝新增绿色贷款超500亿元。

二是优结构,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2024年,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1+N”融合发展体系在重庆加速形成,全市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等五大绿色产业绿色贷款占比超7成。特别是,去年全年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贷款超110亿元,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三是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三峡银行、重庆银行、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在全国较早推出“取水权预质押贷”“排污权质押贷”“碳挂钩贷”等产品,有效盘活了存量生态资源、支持高碳产业转型。目前,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已累计推出绿色转型金融产品330余款。

四是重科技,数字支撑绿色金融改革不断升级。比如,人行重庆市分行迭代优化“长江绿融通”系统,与市生态环境局的“气候投融资”、市住房城乡建委“绿色建筑标识管理”等平台互联互通,助力金融机构识别绿色项目超2700个、融资对接超2800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绿票通”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银行在渝投放贷款176亿元,预计每年可实现减碳超460万吨。

五是促联动,绿色改革系统集成效能持续增强。如,人行重庆市分行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功争取到人民银行总行批准重庆开展全国农业转型金融试点。目前,人行重庆市分行正在联合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抓紧制定“全市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工作方案”。

再如,人行重庆市分行创新打造企业碳账户,推动万州区、长寿区、永川区转型贷款落地超18亿元;加强与气候投融资试点、集体林权改革等国家级改革协同联动,其中,支持91个气候友好型企业融资164.8亿元。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周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