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哪家“招数”强?来看重庆江北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标杆案例榜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雨

2025-02-06 20:10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区”,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清单化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任务,涌现出一批思路清晰、方向精准、措施扎实、效果良好的经典案例,推动该区营商环境便利度考核实现全市“三连冠”,民营企业满意度测评全市第1。

2月5日,该区发布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标杆案例。

案例1:打造高能级金融法律服务平台,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再优化

报送单位:江北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

主要做法:在全市首创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诉讼、执行、检察、警务等优质资源,探索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多元解纷平台、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等多种服务平台。

另外,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还引进全国检察机关证券期货犯罪办案基地(重庆)工作站、成渝金融法院江北巡回审判站、金融速裁速调中心等8个市级资源,形成市、区两级纵向贯通的服务矩阵。

实施效果:自2022年成立以来,各入驻单位已办理各类金融案件20万件,涉案金额234.6亿元。其西部首创在线仲裁系统,可实现跨地域金融纠纷全线上批量化审理,8日内即可作出裁决,调解书“立等可取”;由其研发的“金梭”互联网金融案件智慧审理平台,以电子数据串联立审执全流程,推动金融案件立案时间和办案周期“两缩短”,办案量和结案率“两提升”,集团案件网上立案时间缩短至32秒、办案周期缩短到27天,办案团队年均办案量提升至5000件、结案率提升至98.5%。

案例2:“五个一”创新举措,全面提速市场准入

报送单位:江北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服务中心

主要做法:通过实施“一网通办、一次受理、一链监管、一机服务、一跟到底”等创新举措,自我革新、狠抓效能。

其中,“一网通办”引入智能导办和自动审批机制,减少人工审核时间。“一次受理”通过将单一窗口升级为综合窗口、推行帮办代办服务和企业“迁移一件事”“变更一件事”“注销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减少经营主体办事时间、程序和跑动次数。“一跟到底”通过设置“营商环境意见箱”、设立“办不成事”咨询投诉窗口、开通24小时监督热线等,多渠道收集群众投诉和意见。

实施效果:2024年全区新办企业达1.13万户,平均时间0.37天;助力观音桥核心商圈释放2985处场地资源,直接惠及2160家经营主体。

案例3:精细缝合小剧场,引爆演出大市场

报送单位:江北区文化旅游委

主要做法:精细缝合需求走低,通过引进一批优质剧目、生产一批网红剧目、推出一批惠民演出,积极引导企业用剧目质量争夺消费流量,实现“以价换量”向“以质换量”转变;精细缝合供给忧虑,通过推行演出审批由“三级审批”下沉科室全权处理改革、开通“1小时演出备案”应急通道和支持打造实体书店、文创街区等新型演艺空间,提振演出信心,用“辛苦指数”换来“市场基数”;精细缝合监管盲区,通过将剧场演出纳入社区网格巡查、深化部门协同共管、深化创新志愿者驻场监督,实现“单兵作战”向“齐抓共管”转变。

实施效果:2024年,全区15家演出场所(演艺新空间)共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5167场次,同比增长约56.8%,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约35.7%。

案例4:创新探索“1+1+X”机制,打造楼宇营商环境服务新模式

报送单位:江北区观音桥街道

主要做法:观音桥街道探索由社区网格员 + 楼宇服务专员任双楼长,再加有关职能部门、社会机构专业人员等共同组成楼宇服务小组,实现上下联动、多跨协同,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实施效果:2024年4月,位于梦幻21公寓大楼的重庆艺庭酒店向楼长反应因被恶意举报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楼长联合市场监管所开展核实,5个工作日解决企业诉求,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2024年10月,弘宝科技反映其拟在中东迪拜设立子公司,需办理境外投资备案流程,在系统提交6次均未通过,影响企业参加即将举行的国际石油博览会。接到诉求后,街道立即联系区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上门服务,对口业务工作人员全程指导跟办,陪同前往办理备案手续,顺利完成境外投资备案,并于11月4日至7日顺利参加第40届国际石油博览会。

案例5:征纳互动筑桥梁,跨域协同破难题

报送单位:江北区税务局

主要做法:作为重庆市首批跨区域通办试点单位,江北区创新打造“辅导办理一体化、流转处理扁平化、税费服务场景化”的新型征纳互动运营中心,有效化解了“相距千里”的涉税难题。

实施效果:以往纳税人遇到无法自助办理的特殊情形,需要赴异地线下申请。江北依托全国统一的电子税务局和征纳互动搭建的新服务模式,拓展纳税人缴费人办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协同办+工单转办”的工作方式,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实现资料线上流转、信息高效共享、跨区协同办税,解决了跨区企业办税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极大程度节约了纳税人的办理时间和经济成本。至今已依托征纳互动运营中心与上海、江苏、福建、四川等地税务部门开展跨省(市)互动40余次。

案例6:用好用活产业引导基金,助力企业发展

报送单位:江北国投集团、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办、区财政局、区国资委

主要做法:成功设立江北区首支政府产业基金,以“基金+”的产业招引模式,集聚优质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创新创造,助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效果:出资参与设立新奕基金,投资引入大型集成电路企业奕斯伟旗下硅部件项目、车载芯片设计项目;出资设立泰和峰基金,投资引入上市公司泰豪科技旗下泰豪军工无人车项目;出资参与设立红芯基金,投资项目云从科技成功上市科创板;出资参与设立中科先行基金,助力中科富海解决万瓦级低温技术难题,完成10亿元融资;出资参与设立承元基金,助力江北企业深蓝汽车完成50亿元B轮投资,2024年汽车下线突破40万辆。

案例7:抓流量激活“时尚”密码

报送单位:江北区商圈办

主要做法:近年来,江北观音桥商圈“我在重庆”打卡点,游客挤占人行道及人行天桥拍照打卡造成拥堵,带来了保洁、安全等矛盾冲突和设施设备维护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区商圈办将管理“难题”变为发展“课题”,推动“我在重庆”大街区顺利开街,推动北城天街背街经济及周边景观“双提升”,助力“流量”变“增量”。

实施效果:2027年7月,“我在重庆”大街区重磅开街,全网曝光量超10亿次,抖音重庆榜排名第一、微博热搜第2位,带动区域日均人流超5万人次,周边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

案例8:数字赋能,助力江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送单位:重庆移动江北分公司、江北区经济信息委

主要做法:重庆移动江北分公司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江北智慧城市发展。在优化网络覆盖上,4G网络覆盖率超97%,5G网络覆盖率超99%;在赋能基层治理上,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提供专线、政企宽带、智慧短信、企业上云、云视讯及千里眼、物联网、5G专网等信息化产品;在筑牢数字底座上,协助众多社区引入高空抛物监控接入141平台;在支撑产业转型上,紧扣推进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和产业大脑需求,携手多家龙头企业打造5G应用场景和产业大脑。

实施效果:已携手龙头企业打造5G应用场景超20个,并联合政府、企业,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大脑建设运营。为长安汽车自动驾驶智算能力赋能,协助推进自动驾驶、模型开发、自驾数据标注、营销类AI模型研发等业务发展。

案例9:擦亮“江小登”服务品牌,打造群众满意窗口

报送单位:江北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主要做法:江北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依法、便民、主动、高效”服务宗旨,以“江小登”服务品牌为载体,推动“党建+不动产登记”深度融合,2025年1月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

该中心通过升级帮办服务、设置企业专窗,实现“江小登”精准帮你办;通过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常态化开展“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大力推行存量房双预告“带押过户”等创新举措,实现“江小登”高效办;回应急难愁盼,深度开展进小区、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圈等“四进活动”,推进“江小登”就近办、主动办。

实施效果:2024年,中心牵头推进“三攻坚一盘活”国有资产办证工作,共为10所学校、8个单位、16家国有公司提供便捷、精准的不动产登记专员服务,共办理国有资产土地首次登记60余件,无证房产房屋首次登记160余件,办证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办理国企转移登记800件,办证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案例10:山海协作,渝闽时代商贸中心项目全面落地

报送单位:江北城建集团、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

主要做法:江北城建集团作为片区整治及品质提升具体执行者,会同区级相关部门做好土地交付、协调审批、道路建设等各项工作,保障了跨省国企合作,助力渝闽时代商贸中心项目全面落地。

实施效果:截至2024年10月,重庆渝闽时代商贸中心项目完成固投11亿元,配套高品质住宅逐步上市,与观宸、启元一起包揽了重庆市中心城区住宅单盘销售前三。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