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旅行过年成潮流 香港游客爱上重庆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光红

2025-02-04 18:03

2月3日,支付宝发布的2025春节消费观察显示,蛇年春节,新年俗新消费火热。在“南来北往”旅行过年大潮中,“非遗”体验、冰雪景点游以及绿色循环消费等各种特色旅行方式层出不穷。

重庆作为春节旅游热门城市,深受各地游客青睐。支付宝数据显示,重庆、武汉、福州、上海、北京和广东各地成为香港游客今年春节最喜爱的目的地。蛇年春节,这些城市的AlipayHK消费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倍。

“南来北往”旅游潮兴起,特色旅游层出不穷

如今,旅行过节已成为欢度春节的新方式,南方人开始喜欢北上赏冰雪,北方人也喜欢南下避冬寒。

支付宝数据显示,蛇年春节,南方人用支付宝爱游的北方城市包括:北京、哈尔滨、沈阳、青岛、西安等;北方人爱用支付宝游的南方城市包括:三亚、昆明、厦门、珠海、泉州等。

首个“非遗版”春节里,非遗资源和体验丰富的城市,如北京、西安、厦门、泉州等,也受到各地游客喜爱,打卡者络绎不绝。

值得一提的是,蛇年春节,重庆、武汉、福州、上海、北京和广东各地,成为香港游客最喜爱的目的地。

此外,绿色循环消费的新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蛇年春节假期前一周,支付宝租车订单同比增长140%,租相机订单同比增长180%。

外国友人体验中国年俗,免签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增长近2倍

2024年以来,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华领略中华文化、打卡名胜景点、品尝各地美食、体验各种民俗,消费热情也随之高涨。

首个“非遗版”春节里,外国友人用支付宝畅游各地,体验中国年俗。春节假期前五天(1月28日至2月1日),外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5倍;用支付宝做外国人生意的中国商家数量,增长了1倍。

▲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用支付宝消费。受访者供图

其中,中国免签朋友圈的外国游客消费金额涨幅更大:来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以及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的外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近2倍。

除了“北上广深杭”等地一直以来是外国友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外,非遗资源和体验丰富的城市正吸引越来越多外国人打卡。在春节“非遗”热潮下,外国游客爱用支付宝深度旅行和消费的城市,包括苏州、中山、佛山、西安、江门、无锡、泉州、南京、成都和厦门。

文化、科技和自然风光,都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魅力。蛇年春节,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上海科技馆、豫园,四川九寨沟、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旅游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嘉兴市桐乡乌镇古镇旅游区以及成都锦里古街,成为外国游客爱用支付宝打卡的Top 10景区。

数字新年俗受欢迎 ,近6亿人一起集福迎蛇年

每年春节,阖家团聚,人们沉浸于贴福字、贴春联、逛庙会等丰富的年俗活动中。数字时代,新年俗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支付宝数据显示,集福十年累计吸引了超十亿用户参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数字新年俗”。

2025年,有近6亿人在支付宝参与集福,28套全新福卡成了广受欢迎的新春社交货币,福卡在亲朋好友之间传递1.3亿次,在直播间网友间交换5.2亿次。

为求一张甄嬛传稀有福卡,网友们蹲守演员孙俪的微博评论区,纷纷许愿“求一张甄嬛卡,娘娘助我”。福卡不只是年轻人的谈资,不少中老年人也紧随潮流,老年人社交阵地“美篇”上也掀起了集福文学,60后天津大爷为了集齐孙颖莎福卡号召网友一起帮莎莎打call。

集福之外,直播间里祈福也蔚然成风。全国各地人在支付宝直播间围观祈福2.9亿人次,许下心愿。其中“赛博”祈福次数最多的是广东、河南和江苏网友。

网友评论,“集福已经成为每年春节的肌肉记忆”。社交平台上中外网友交流春节年俗,不仅有资深外国博主教学China Travel,更有中国网友教外国友人“扫福字、集福卡”体验数字新年俗,一起“赛博”过春节。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