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一揽子科研成果、成立新一批研发中心……一场特殊的辞旧迎新大会
2025-01-01 15:42
沉浸式人机交互系统,大幅缩短了教师培育周期,技术甫一面世就引发教育界强烈关注,意向性客户突破30家;
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连续加工刀具能力是国内同行两倍,被专家组鉴定为“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效经济VOCs处理技术,实现资源的再生循环使用,投资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三分之一,能耗削减近5成,其闭环技术属全国首例……
2024年12月31日,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称重科院)大会场里,座无虚席,暖意融融,气氛异常热烈。现场接连发布的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赢得全场阵阵掌声。
岁末最后一天,重科院以这样一种方式辞旧迎新,源于其“硬气”的改革成效↓
短短半年时间内,11项KPI指标均已全部完成,承担国家、市级和企业重点科研项目10项,获得发明专利27项,引进领军人才7人,转化科技成果11项。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2023年12月26日闭幕的重庆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吹响了“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的“冲锋号”。作为全市科研院所改革的“试验田”,重科院这场“大手术”,是怎么做的?
重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愚介绍,首先是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重塑科研创新体系。
以上述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项目为例。先进材料属于“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确立的全市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在对客户的调研中,重科院发现了硬质合金刀具这一市场切入点。
国产硬质刀具使用寿命短、技术稳定性差,针对这样的“痛点”,重科院在原料、工艺上狠下功夫,有效提升了合金的耐磨性和断裂韧性。根据企业需求逆向搞研发,该项目还没有量产就赢得了一群小批量客户,目前意向性客户的订单已经突破1000万元。
其次是整合创新服务资源,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重科院前不久成立的技术转移研究院,整合了战略研究、需求分析、成果汇聚、中试熟化、技术转移、企业孵化、检验检测等一系列功能,可以说从体制机制上一举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聚焦新能源汽车车身产品设计、合金材料仿真、药香植物应用开发等领域成立的3大验证中心,提供细分行业领域精细化、标准化概念验证服务,目前已遴选入库项目20项。
改革,永远在路上。岁末年初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成果发布会,是对既往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昭见。会上宣布,到2027年,重科院科技成果年转化量力争达到50项,实现“四技”收入1亿元。
朝着这一目标,当日会上,重科院与基辅理工研究院、工港致慧公司签署共建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协议,与上海鸿之微公司签署共建新材料智能设计概念验证中心协议,同时区块链与数据要素研究中心、硬质合金研究中心、新材料智能设计概念验证中心、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揭牌。
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箭在弦上。其中,在机构设置上,重科院将缩减整合管理机构,积极向科研一线倾斜,重点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全市经济主战场重振重构科研机构,从制度上驱动科研人才去研发一线大展拳脚。
在人力资源上,除了制定了高薪揽才计划,重科院还将采用“院聘企用”的办法。简言之,聘请来的人才,编制放在重科院,或者与重科院签合同,在企业上班,相当于企业向重科院购买科技资源服务。此举让人才更紧密地贴近企业一线搞研发,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动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