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铜线通车在即!建设亮点、站点特色提前打探→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廖雪梅 罗斌

2024-12-17 10:10

璧铜线通车在即,该线路车站设计、建设有何特色、亮点?12月17日,市住房城乡建委组织记者进行了打探。

▲12月17日,璧铜线列车驶入铜梁龙城天街站。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璧铜线起于铜梁西站,经铜梁龙城天街站、科创新城站、庆隆站、大路站、青龙湖站、河边站、璧城站,终点至璧山区璧山站,全长37.5公里,沿线共设车站9座,采用最高运行速度不小于140 公里/小时、25kV 交流制式的城轨快线车辆。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9个车站均采用绿建标准设计

重庆璧铜线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璧铜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沿线环境敏感区,进行避绕或“无害化”方式通过,实现工程建设与自然和谐统一,交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其车站设计独具匠心。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设计院设备一所总工、璧铜线项目负责人王健介绍,璧铜线车站外立面及室内装修设计独具匠心,在重点站采用一站一景设计。例如,璧山站采用明清建筑风格,结合璧山区正在打造的公园城市品牌,以秀湖公园“四季看花”和观音塘湿地公园的“栈道长廊”为元素提炼,将设计元素通过柱子、吊顶造型的延续让整个空间更加活泼生动,大气的多维空间,塑造出整体形态,使人融于园景,身临其境,真正做到了“山水交融、风景如画”。

铜梁龙城天街站融合了安居古城的历史韵味与铜梁现代城市气息,车站装饰通过借鉴铜梁历史悠久的古县城文化建筑特点,提炼青瓦、木纹、轩窗等这种散发古朴气息的传统建筑元素,利用光影刻度将时间凝固保存,人在其中,如浸历史的诗,出入古今,同时玻璃幕墙突出强烈的现代感。

▲12月17日,璧铜线铜梁西站全面建成。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让人耳目一新的不仅是铜梁龙城天街站和璧山站。记者了解到,璧铜线9座车站均采用绿色建筑基本级标准设计建设,为重庆轨道交通正线车站首次采用绿色建筑标准的线路。所有车站内采用白色涂料刷墙,黑色防火涂料刷顶,搭配青草色的吊顶光源,简洁美观,朴素而实用。镂空玻璃的设计不仅为车站带来自然光源,还节省了照明。

2026年有望与27号线贯通运营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璧铜线建设为契机,该委在相应市域(郊)铁路标准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组织国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头部企业和专家,于2017年至2020年构建了城轨快线地方标准体系,率先在璧铜线应用。

在建设、运营方面,璧铜线也具有诸多亮点——

璧铜线将成为我市首条最高速度达140公里/小时的运营轨道线路,待27号线建成投用后,将与27号线贯通运营。届时,市民乘坐璧铜线可一车直达中心城区,快速通达沙坪坝站、重庆站、重庆东站等交通枢纽。

▲12月17日,璧铜线列车停靠铜梁西站。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12月17日,璧铜线列车设置横向座椅。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12月17日,璧铜线璧山站实现和轨道一号线的站内换乘。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同时,璧铜线率先在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应用桥梁装配技术,其桥梁下部结构采用预制吊装,现场施工时间从30天大幅减少至2天,节约现场作业及占用施工场地的时间,是重庆轨道工业化建造示范项目。

运维创下多个市内第一和国内第一

不仅如此,璧铜线的信号系统采用基于互联互通统一标准的列车控制系统,待其与27号线贯通运营时,将实现采用不同厂家信号设备的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互联互通贯通运营,这是继我市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环线3线实现互联互通后又一创新举措,标志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向智能化、自动化更高水平拓展升级。

▲12月17日,璧铜线列车驾驶舱内宽敞明亮,科技感强烈。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此外,璧铜线还在市郊铁路中首次采用“区域耦合排烟”技术和InSAR遥感监测技术,是重庆市首次采用3.3米宽体式城轨快线车型的市郊铁路。这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国内首次采用VIPA快速弹条减振扣件替代橡胶减振垫浮置板来实现中等减振,并全国首次采用信息创新技术构建云平台,实现平稳、优质、高效运行。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吴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