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重庆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来看世界知名建筑师摩西·萨夫迪的建议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光红

2024-11-24 19:11

重庆是山城,地形复杂,建筑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在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背景下,重庆未来的城市建筑规划与设计需注意些什么?未来的重庆,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近日,到访重庆来福士的世界知名建筑师摩西·萨夫迪(Moshe Safdi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建议。

▲摩西·萨夫迪(右)。记者 黄光红 摄

“大多数超大城市都是高楼林立,这意味着它们往往面临交通拥堵问题。其中,许多城市没有足够的开放空间、花园和公园,如何让这些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加人性化?我认为,关键在于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 摩西·萨夫迪建议,重庆对于未来的城市建筑规划与设计,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不管是现在或未来,重庆都需要与环境和谐融合的建筑。

在他看来,建筑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强有力的文化表达形式,不同的建筑能体现不同文化的内核。建筑是历史的承载者和记录者,优秀的建筑会“说话”,地标性建筑会成为一座城市独特的印记。建筑应该成为沟通人与环境的重要载体,室内与室外、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可以被模糊。

这实际上是摩西·萨夫迪的“Habitat(栖息地)”理念。早在1964年,他就提出这一理念,尝试通过建筑设计将日光、空气、植物和户外空间融入高层公寓,践行“栖于自然,一人一花园”的理想人居模式。

在“栖息地”理念提出3年后,他就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设计了第一个让他名声大振的建筑作品——“栖息地67”。

50多年来,摩西·萨夫迪和他的团队在中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设计了多个不同版本的“栖息地”居住项目,创作了许多世界知名建筑。如,中国的秦皇岛海碧台、重庆来福士,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等。

其中,重庆来福士项目由8座超高层塔楼与一座“横向摩天大楼”——空中水晶连廊组成,整个建筑群与朝天门广场相互呼应,犹如一艘扬帆的巨轮。在这个项目中,摩西·萨夫迪把对重庆这座城市未来的展望,浓缩到摩天大楼中。“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于此,来福士犹如一艘巨船,呈现扬帆启航之势,就像是带领着重庆这座城市从历史的长河中驶出,朝未来驶去。”他说。

不仅如此,重庆来福士项目还有不少体现建筑与环境和谐融合的地方。如:水晶连廊内,110多棵高大乔木构成一片空中热带雨林;探索舱·云端乐园自2020年5月面市后,发展至今已推出三大体验项目——天空之境-270°环幕视野悬挑玻璃观景台、云中飞跃-西南首个城市江景双人秋千、云中漫步-国内首个380米环形高空悬空步道。在这里,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体验在“空中”游玩的惊险刺激,还可欣赏“两江四岸”美景。

目前,重庆来福士已发展成为集购物、餐饮、观光、娱乐、办公、居住、交通枢纽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成为人们社交、休闲、消费的热门之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在重庆来福士得到了充分体现。

摩西·萨夫迪是加拿大籍建筑师,今年已86岁高龄。过去10年来,他大约来了重庆50次,对重庆有着深刻的印象。除了来福士,他还在重庆设计了其他建筑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

例如,在渝中区鹅岭,他设计了一栋高层建筑。设计时,他利用那里的山地地形和自然景观,让住房随着地形起伏,带有花园和露台。

“现在,很多地方的建筑都忽视了地形特点,不管地形平坦与否,建筑风格都千篇一律。但如果充分利用地形特点,不但能很好地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还能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地标性建筑。” 摩西·萨夫迪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