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和企业如何查询信用报告? 这份最新查询渠道大全请收好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光红

2024-07-11 19:00

个人信用报告被视为“第二身份证”,企业信用报告被称作其“经济身份证”,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近年来,随着信用报告查询需求不断增加,个人和企业对查询信用报告的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为方便重庆市民和企业查询信用报告,近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发布了最新的重庆市信用报告查询渠道大全。

据悉,个人信用报告全面记录了个人的信用活动,反映了个人的信用状况,早已作为放贷机构管理风险和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信用较好者,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享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

不仅如此,近年来,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使用也逐渐从传统的金融业务领域,向政府部门履职、任职资格审查、求职、出国签证等场景扩展。这为我国建立“褒扬守信、惩戒失信”的社会氛围发挥了支撑作用。

企业信用报告是全面记录企业各类经济活动,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文书,是企业征信系统的基础产品。企业信用报告客观地记录企业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以及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其信用状况。

企业信用报告主要用于放贷机构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也用于政府部门评奖、评优、招标或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等许多活动中。在经过企业的授权同意后,放贷机构、政府部门等也可以查询该企业的信用报告,了解其信用状况。

重庆的市民和企业如果想知道自己的信用状况,可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查询信用报告。

其中,线上查询渠道有三种。

一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www.pbccrc.org.cn),进入首页“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查询。

二是通过银联云闪付APP查询——打开“云闪付”手机APP,在“首页”—“信用报告”版块中,即可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三是通过商业银行的线上渠道进行查询。目前,已有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等16家金融机构开通个人或企业信用报告线上查询业务。

具体查询方式为:安装相关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搜索“信用报告”字样,按照提示进行查询;登录相关银行的网上银行,搜索“信用报告”字样,按照提示进行查询。

线下查询渠道也有三种。

一是在人民银行柜台查询。目前,重庆市内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均提供个人及企业信用报告柜台查询服务。

二是通过自助机查询。目前,重庆市内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商业银行自助查询代理点共布放177台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9台企业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和36台个人企业信用报告自助查询一体机,为市民及企业提供自助查询服务。

其中,个人可以通过身份证比对及人脸身份识别后,获取个人信用报告自主查询版(详版);企业可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读取企业授权信息,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证比对及人脸身份识别后,获取企业信用报告自主查询版(详版)。

自助机查询的信用报告与人民银行柜台查询的版本一致。

三是通过银行智慧柜员机查询。

目前,重庆辖内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的智慧柜员机查询信用报告。

这几家银行提供的此类查询服务,不限于本行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银行智慧柜员机查询时,个人通过身份证比对及人脸身份识别后,仅可获取个人信用报告自主查询版(简版)。如需个人信用报告自主查询(详版),请至人民银行各分支行或商业银行自助查询代理点进行办理;企业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读取企业授权信息,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证比对及人脸身份识别后,可获取企业信用报告自主查询版(详版)。

据了解,通过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智慧柜员机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和企业信用报告不收取费用。每人或每家企业当日仅限查询1次,隔日可重新查询;每年没有查询次数限制,可多次查询。

个人和企业可至市内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任一网点智慧柜员机查询信用报告。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吴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