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前三季度外贸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重庆动力来自哪里
2025-10-21 14:56
进出口总额5819.8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4008.3亿元,增长10.6%;进口1811.5亿元,增长16.2%,增速均高出全国整体水平。
这是今年前三季度,重庆交出的外贸成绩单,一份彰显稳健、充满发展韧性的成绩单。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外贸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贸易摩擦遍地开花的背景下,重庆能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实属不易。
前三季度重庆外贸增长动力来自哪里?重庆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来自机电产品——
机电产品出口占总额超六成,其中电动汽车出口97.9亿元,增长69.1%
10月9日,1650辆“重庆造”汽车从广西钦州港起航,发往中东。这也创下了钦州港口岸单批次车辆出口的新纪录。
这批货物由长安汽车组织,涵盖客车、轿车等多款车型,货值约2.3亿元。
长安汽车是重庆汽车的龙头企业,在其“海纳百川”行动的赋能下,长安汽车出口量也在不断攀升。数据显示,今年1—9月,长安汽车海外销量465305辆,同比增长10.7%。
除了长安之外,重庆其他车企也加速拓展国际版图。
比如,赛力斯在今年慕尼黑车展上亮相了中东版AITO系列车型,并宣布这三款车型已获得阿联酋市场准入认证,即将在当地上市,这也代表赛力斯将开启中东市场。
再如,重庆车企睿蓝自去年开启出海之旅后,整体出口情况良好,目前产品已出口至中东、非洲等国家,预计今年出口量会在20000台左右。
随着重庆着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以及实施“渝车出海”计划,“重庆造”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驶向全球,并成为重庆外贸的重要增长点。重庆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汽车出口337.3亿元,增长6.4%,其中电动汽车出口97.9亿元,增长69.1%。
▲重庆团结村站,整车整齐排列在集装箱旁。(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是制造业重镇,包括汽车在内的机电产品,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以前,我市机电出口产品主要是笔电,而近年来,重庆不断优化外贸结构,机电产品出口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并成为外贸出口的亮点。
以笔电为例,尽管全球笔电市场订单有所萎缩,但重庆作为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出口值仍保持高位稳定,前三季度出口1132.8亿元,出口值位居全国第1位。
再如,手机、摩托车等产品出口总额继续稳定上涨,分别出口437.3亿元、198.6亿元,分别增长44.3%、37.9%。在这些产品的助力下,前三季度,我市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达到3608.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超六成。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机电产品,是重庆出口的“压舱石”。因此,重庆一直在尽全力稳住机电产品的出口,比如实施“渝车出口”计划,帮助笔电企业拿订单,为相关上下游企业对接客户等等。此外,重庆还在持续发挥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的支撑作用,为重庆机电产品出海提供更便捷的物流选择。
来自外贸主体——
做外贸的企业越来越多,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4900家,创下历史新高
10月初,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内,重庆桔瑞森装修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桔瑞森”)生产车间的生产线“火力全开”,全天候运转下,每小时能生产超级刨花板1200多张。
桔瑞森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刨花板生产的企业,可年产超级刨花板30万立方米,广泛应用于橱柜、家具、音响等高端木制品制造领域。因为其生产全程无醛添加,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受到了海外市场认可。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自今年3月公司首单超级刨花板出口澳大利亚以来,其海外市场持续拓展,目前每月出口量近2万张,约1500立方米,月销售额达100万元。
园区另一家企业重庆科马工贸有限公司,同样在赶工。该公司主营汽油、柴油发动机、发电机组等产品,8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俄罗斯、意大利、墨西哥、尼日利亚、缅甸等120多个国家。
▲江津区,重庆科马工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研发室进行新品试验。(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
类似的案例,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内还有很多。
比如,重庆璨月新材料有限公司为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在泰国布局生产基地,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基础。再如,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在非洲市场建立了多家“万虎服务快修中心”,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设立区域配送中心,以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众多企业积极走出去,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开放型经济也蒸蒸日上。据统计,目前,园区内有规上外贸企业20家,上半年,园区外贸进出口额58.1亿元,同比增长10.1%。
外贸主体是外贸发展的基石,主体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直接决定了外贸的韧性和潜力。枢纽港产业园的欣欣向荣,可以说是重庆外贸的一个缩影。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重庆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到4900家,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重庆做外贸的民营企业也在快速增长,重庆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增加615家,同比增长16.5%;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2776.3亿元,同比增长24.1%。
来自市场伙伴——
朋友圈不断拓展,除了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发力
众所周知,对外投资会拉动对外贸易的增长。比如,在一国投资建厂,从建设期间出口材料、设备,到投产期间出口零部件、耗材等,都能带动外贸增长。
今年5月,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仪式暨全球累计产量2859万辆下线仪式在泰国罗勇府举行。按照规划,长安泰国罗勇工厂一期规划产能10万辆,供应泰国并辐射澳、新、英、南非等右舵市场,2027年产能将达20万辆。
跟长安汽车有相似动作的,还有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今年9月,该公司在泰国建设的诺威斯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该基地配备行业领先的研发检测设备,涵盖铝合金压铸、钣金焊接等全流程,与重庆总部共同形成18万平方米现代化工厂、20余条智能化流水线的产能布局。
“现在我们年产能突破了百万台,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欧洲、俄罗斯商务处的网络建设,并准备进一步开拓其他新兴市场。”威马农机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重庆一直努力开拓多元化市场,其中,与RCEP成员国的投资合作逐渐增加,也是我市外贸得以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东盟依旧是我市最大的贸易伙伴,重庆对东盟进出口997.6亿元,增长24.2%。
除了东盟,重庆在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发力。比如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就中标了合同金额近6000万元的尼泊尔某水电站机电总包项目,这也是该企业在尼泊尔市场打造的第十个机电总包项目。
“东盟、中亚等地区,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重庆抢抓RCEP生效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主动对接新兴市场,有效对冲了传统市场需求放缓带来的影响。
数据也印证了他的说法,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640.8亿元,增长11.8%;对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7.5%、38%、76%。
该负责人还表示,后续,重庆将继续深化与这些新兴市场的合作,例如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在RCEP重点国家布局,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生产基地,推动外贸对象实现从“点状突破”到“全面开花”的转变,为未来重庆外贸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