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新重庆·我当种草官③|打卡“8D魔幻”城市 打开全新消费空间
2025-10-19 08:30
在“种草官”李玉娟的手机里,有这样一个画面:江水在脚下奔流,轨道从桥上呼啸,镜头一转,洪崖洞的灯火已经层层叠叠亮了起来。
“重庆这座城市,空间好像被折叠又展开,每次抬头、转身,都可能撞见一个让你忍不住想打卡消费的新场景。”李玉娟这样感慨。
这正是重庆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地形,向上延伸至“云端”、向下挖掘至“洞天”、垂直整合江与岸的缩影。如今,“8D魔幻”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标签,更成为驱动消费增长的强劲引擎。





“快看!前面就是湖广会馆!”“旁边是洪崖洞!”10月13日下午,长江索道的轿厢缓缓滑过江心,车厢内“种草官”们的赞叹声与快门声此起彼伏。
这条横跨长江的索道,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解读重庆立体消费格局的“空中观景台”。
▲2025年10月13日,南岸区长江索道南站,达人在打卡拍照。 记者 李雨恒 摄
长江索道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索道连接渝中与南岸,乘客不仅能体验跨越长江的独特感受,还能将崖壁步道、层叠建筑群尽收眼底。这种沉浸式观光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流动的消费场景。”
▲2025年10月13日,渝中区长江索道北站,达人们在千面重庆数字影院打卡拍照。 记者 李雨恒 摄
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美团旅行数据显示,“长江索道”搜索量环比上涨226%,“索道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222%。
而重庆另一张“8D魔幻”名片——跨座式单轨2号线的李子坝站,凭借“轨道穿楼”的视觉奇观,已从单纯的出行节点,升级为一条流动的“消费传送带”。
在李子坝站周边,二十多家特色小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了地道重庆小面、创意城市文创等多元业态。游客纷至沓来,使这里从交通站点跃升为打卡目的地,持续带动周边餐饮与纪念品消费升温。
在这股消费热潮中,餐饮业态表现尤为亮眼。
距离李子坝轨道站仅500米的李子坝梁山鸡店,每逢假期便一座难求。“我们门店超过一半的客人都是专程前来打卡的外地游客。”店员介绍,不少游客看完“轨道穿楼”,便顺道来品尝这道重庆特色美食,可以说是“蹭”足了李子坝的流量。
▲2025年10月13日,渝中区李子坝梁山鸡(公园总店),达人们在打卡特色美食。 记者 李雨恒 摄
如今,利用轨道风景做文章的还远不止李子坝。今年初,在江北相国寺码头的“江北a~台”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新晋热点。游客们借位拍摄“吞下”驶过的单轨列车,创意互动不仅吸引大量年轻人专程前来,也带动了周边茶饮、文创摊位的消费人气飙升。





重庆对地形的创新运用,远不止于现有交通。
近年来,重庆通过构建“江崖街洞天”消费空间体系,已建成286处“山城步道+特色街区+滨江经济带”复合场景。这些场景直接带动沿线商铺租金上涨15%至20%。
在渝中区戴家巷崖壁后街,悬崖边缘九个巨型橙色集装箱错落堆叠,构筑出长江畔独具特色的青年社交地标。“这个视角太出片了,能把索道、江景和崖壁咖啡馆同时收进画面。”10月13日下午,“种草官”李玉娟在悬挑观景平台录制vlog,“我身后就是网红‘咖啡洞天’,这才是真正的‘悬崖边的仪式感’。”
在戴家巷崖壁后街,游客不仅可俯瞰长江奔流与索道穿行,还能品味精品咖啡,这种“上天入地”的沉浸式体验,正是重庆将地形优势转化为消费魅力的集中体现。
据戴家巷运营方、渝中区长翔公司负责人介绍,凭借独特的崖壁临江地形,这条不足200米的街巷已成功汇聚40余家特色店铺,形成一条兼具山城气质与现代活力的崖壁主题消费街区。
放眼重庆全城,利用地形空间打造创新消费场景的案例正遍地开花:
向天索要空间:世贸大厦打造了重庆首个策展式天台“城市空中乐园”,将曾经被忽视的屋顶,转变为可俯瞰两江四岸全景,集展览、轻食、社交于一体的时尚消费高地。
向地挖掘潜能:不少商家利用防空洞的纵深空间,构建出沉浸式餐饮消费场景,从洞穴火锅到防空洞书屋,“洞穴经济”为消费者提供了夏可纳凉、冬可避风的独特体验。
▲2025年10月13日,渝中区魁星楼,达人在打卡拍照。 记者 李雨恒 摄





排队等候长江索道的蜿蜒人潮、李子坝观景台仰首期待列车穿楼的密集身影……这些场景,是重庆对城市基因的极致挖掘,也共同构成了重庆消费的核心吸引力。
如今,在江北观音桥商圈的北仓文创园,工业遗址变成“洞天福地”,不仅拓展了消费空间,更展示了城市形象;来福士云端乐园、云端之眼、WFC观景台等20余个天台群落,涵盖高空观景、云端漫步、餐饮休闲等业态,节日期间日均人流量可达5万人次。
事实上,重庆消费新场景的繁荣,离不开政策引领与顶层设计支撑。
《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明确,以消费提质扩容为核心,创新模式业态,提升国际消费引领力。今年7月出台的《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进一步细化,提出依托“江崖街洞天”地貌特色,支持防空洞改造火锅店、茶馆等“山城洞天”场景,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
城在山上,山在城中。重庆,这座天生的“8D魔幻城市”,将地理的复杂性转化为消费的丰富性,通过立体交通串联消费场景,借势地形打造消费新空间,不仅创造了“轨道穿楼”“索道过江”等独具辨识度的消费符号,更形成了“交通即场景、地形即消费”的创新模式。“8D魔幻”地形正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消费符号。
系列报道: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